第三十六章 神意妙用
神贵凝,《契》所谓“安静虚无,内照形躯”是也。神非意,所谓“内照玄关,必用真意”是也。吾闻冲虚云:“真意者,虚无中之正觉。”潜虚云“灌注上下,必以元神斡运乎其间。”元神之斡运,即元神之正觉。不得谓元神即真意也。自有体用之殊耳。
神重在凝定,就是《参同契》所说的“安静虚无,内照形躯”。神不是意念,所说的“内照玄关,必用真意”就是啊。我听冲虚说:“真意者,虚无中之正觉。”潜虚说“灌注上下,必以元神斡运乎其间。”元神的旋转运行,就是元神的正觉。不能说元神就是真意,自会有体用的分别啊。
盖杳冥无为,静中宰运者神。从容大雅,理事不乱者意。故神为丹君,意为丹使也。神与意,实有体用之分。既分体用,则二也。用因乎体,故又可以一物视之。但有进说者:欲培真意,须养元气。真意从静极而生,乃克成吾之妙用。道所谓常应常静,儒所谓安而后能虑,释所谓定中生慧也。
以杳冥无为的状态,在寂静中主宰运动的就是神。从容大雅,理事不乱的是意。因此,神为内丹的君主,意为内丹的使者。神与意,确实有体用之分。既分了体用,就为二个了。用来源于体,因此又可以看做一物。但是,也有进一步的说法:想要培养真意,必须涵养元气。真意从静极中而生,于是成就了我们的妙用。这就是道家所说的常应常静,儒家所说的安而后能虑,释家所说的定中生慧啊。
第三十七章 神意再论
垂帘打坐之初,神意有不必分者。至于动静交作,则神意分焉。有时当以神守中宫,而或以意代之,不可也。如致虚、守静、观其复,当其临炉之会是也。有时当以意守中宫,而或以神将之,不可也。如擒铅、制汞、掌天罡,作媒合之际是也。
刚开始垂帘打坐,神意不必分开。到了动静齐发,则神意就分开了。有时应当用神守中宫,有时候就用意取代了,这不可以啊。如能致虚守静,观察它们的复归,每当开始烹炼就能聚合一处了。有时应当用意守中宫,有时候就用神将就了,也不可以啊。如能擒铅制汞,掌握周天的运行,这就是能够被撮合的时候啊。
何者?神则无为,而意则有为也。神则无为无不为,意则有为有以为。神为意之神,意以神为真元,神主静也。意为神之意,神以意为正觉,意能动也。欲养元神,须以无念为主,而后能无为无不为。上阳注《参同》云:“真人潜深渊,无念以应之。浮游守规中,无念以使之。呼吸相含育,无念以致之。三姓既会合,无念以入之。”无念之用,尚不止此也。
为什么?神无为而意却有为,神无为而无不为,意有为而有以为。神作为意的神,意以神作为真元,因为神主静啊。意作为神的意,神以意作为正觉,是意主动啊。想要涵养元神,必须以没有杂念为主,而后才能无为无不为。上阳注的《参同契》说:“真人潜深渊,无念以应之。浮游守规中,无念以使之。呼吸相含育,无念以致之。精气神既会合,无念以入之。”无念的用法,还不止这些啊。
欲动真意,须以炼己为先,而后能有为、有以为。潜虚《就正篇》云:“炼己求铅,以己迎之。收火入鼎,以己送之。烹炼沐浴,以己守之。温养脱胎,以己成之。”己土之妙,亦不止此也。
想要获得真意,必须以炼己为先,而后才能有为而有以为。潜虚《就正篇》中说:“炼己求铅,以己迎之。收火入鼎,以己送之。烹炼沐浴,以己守之。温养脱胎,以己成之。”己土的妙处,也不止这些啊。
神哉、意哉,直贯金丹之始终,须臾不可离也。其他尚有妙用处,总在学人自参,吾特集诸说以启其端焉。
神啊、意啊,直接贯穿内丹修炼的始终,片刻都不能离开啊。其他还有妙用的地方,全靠学道的人自己参悟,我特此收集了一些说法做为启示。
第三十八章 共争不朽之论
古人有言:“太上立德,次立功,次立言。”三者俱不朽。夫存不朽之神者,道也。而三者亦不朽,以其为道之助也。仁慈之德为道体,谦柔之德为道用。普济之功为道体,修养之功为道用。至于言,则功德之记,而载道之文也。故能共争不朽云。今夫朽则凡,不朽则圣。
古人有这样的说法:“太上立德,次立功,次立言。”三者全都不会腐朽,永存不朽的神,就是道啊。而这三者也都不朽,因为它们能辅助大道啊。仁慈的品德为道的本体,谦柔的品德为道的作用。普度利益的功能是道的本体,修身养性的功效是道的作用。至于言辞,则是功德的记录,而成为承载大道的文书。因此,人们能够争取获得不朽,现在来看朽就是凡人,不朽就是圣人。
人之所以能争不朽者,以其无所争,亦以其有所争。无所争,则后其身而反先矣,柔其志而克刚矣。有所争,则男子之须眉,丈夫之气骨,英雄之果敢,豪杰之猛烈。不与人争一时,直与人争万古。
人们之所以能争取不朽,因为君子无所争,但是去争取也是君子。无所争,就是遇事退让反而能领先,不露锋芒而能以柔克刚。有所争,就是男子汉的形象,大丈夫的气概,英雄的果敢,豪杰的猛烈。不与人争一时得失,只与人争万古永恒。
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师正恐其不能争,空自颓于无勇也。先儒云:“平旦之气,清夜之神,直与圣贤无异,人能即此而充之,虽孔颜不逊也。”释乘云:“能仁寂默,何异释伽?般若行深,何殊自在?”道书云:“瞿昙不从地涌,钟吕岂自天来?”此皆以道为争,而不必让于前者。志士勉乎哉!千真万圣,原不忌人之共争夫道也。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老师正是恐怕学生不能力争,空虚颓废于缺少勇气啊。先儒说:“日出时的气,是清夜的神,直接与圣贤无异,人能采取而补充身体(采日精),虽是安贫乐道却也不差啊。”释家说:“有能力和仁慈,又清静纯粹,哪里不同于佛祖?通过深入修行获得大智慧,哪里不同于菩萨?”道书中说:“瞿昙(仁慈)不从地涌,钟吕岂自天来?”这都是以成道为争取目标,而不必谦让于前面的人。有志向的人要努力啊!千万的真人圣贤,本来就不忌妒人们都来争取成道啊。
第三十九章 功成名遂身退论
《道德经》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愚以为天之道即人之道,亦即修身之道也。天以生成畅遂为功名,时行物育,天道于焉退移,藏身冬令。此天道也。
《道德经》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我认为天之道就是人之道,也就是修身之道啊。天道以生成万物、顺利成长为功名,随着季节时令的运转,万物得到化育。天道于是开始后退移动,而后藏身于冬季,这就是天道规律啊。
人以尽忠为功名,功成勇退,名遂身藏,英雄所以从赤松子游也。又以全孝为功名,志体交养,其功也。宗族交称,其名也。父母百年,人子事毕,退身保命,此人道也。
人道以尽忠为功名,功成就要勇退,名遂就要身藏,所以英雄要像赤松子隐遁于世啊。人道又以为父母尽孝为功名,身心都能得到颐养,是功。宗族中都交口称赞,是名。父母百年以后,作为子女的事就完成了,而后隐居保养生命,这就是人道啊。
丹士以致虚守静为无功之功,杳冥恍惚为无名之名,至于返还功成,圣胎名遂,退身祖窍,抱一还虚,此修丹之道也。通德类情,识者思之。
炼丹的人以致虚守静为无功之功,杳冥恍惚为无名之名,到了返还功成,圣胎名遂,就退身祖窍,抱一还虚,这是修丹之道啊。这些道理的比喻,有见识的人要多加思考。
第四十章 仙佛同修说
性命双修,此本成仙、作佛、为圣之大旨。或谓佛修性、仙修命、儒治世,分门别户,盖不深究其宗旨也。
性命双修,这本是成仙、作佛、为圣的重要方法。或说佛修性、仙修命、儒治世,人为划分了门派的不同,这是因为没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宗旨啊。
愚按:佛重性,而其中实有教外别传。非不有命也,特秘言耳。其重性功者,盖欲人从性立命,能使性量恢宏,照十方而无边无际也。仙重命,而其中亦有教内真传。非不言性也,特约言耳。其重命学者,盖欲人即命了性,能使命根永固,历万劫而无尽无穷也。
提示:佛家重视修性,而修行中确实有教外别传的内容,不是没有修命的方法,只是特别秘传了。那些重视性功的人,想要从性立命,能使本性的觉悟发扬光大,普照十方而无边无际。仙家重视修命,而其中也有教内的真传,不是不讲修性啊,只是按约定而传了。那些重视修命学道的人,想要即命了性,就能使生命长生久视,历万劫而不能穷尽啊。
若使性功圆满,外无立命之修,则真性难存,终属空寂,又何能法周沙界乎?若使命功周到,内无尽性之修,则真命虽守,徒保色身,又何能神通三界乎?惟佛有教外别传,则从性立命,极乐之地,益见空明。唯仙有教内真传,则尽命了性,而大罗之天,益见超脱。
如果使性功圆满,外在没有修身的过程,则真性难以存留,最终空洞枯寂,又怎么能普度众生呢?如果炼命功全面,在内却没有圆满本性的修行,则生命虽能守住,只是白白保了一个色身,又怎么能神通三界呢?只有佛家有教外别传,则从性立命,往生极乐之地,越来越空明。只有仙家有教内真传,则尽命了性,登大罗之天,越来越超脱。
是仙也、佛也、圣也,此双修而非单修者也。故释伽到禅定时,而有贯顶穿膝之效。迦叶谈真实义,而有倒却刹竿之奇。试思于意云何?吕祖云:“单修性兮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紫阳云:“饶君了悟真如性,不免抛身却入身。何如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略举一隅,可以类推也。
无论是仙家、佛家、儒家,都是性命双修而不是单修啊。因此,释迦到禅定时,而有贯顶穿膝的验证。迦叶谈真实的义理,而有“倒却门前刹竿着!”的奇遇。试想,你会觉得怎样?吕祖说:“单修性兮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紫阳说:“饶君了悟真如性,不免抛身却入身。何如更兼修大药,顿超无漏作真人。”略作举例说明,其余都可以类推了。
至于行深般若,五蕴皆空。丹熟大还,十年面壁。六十耳顺、七十从心。夫而后性命双了,同登空超之境,而仙、佛、圣皆成也。故达摩初祖了道歌云:“三家法一般,莫作两样看。性命要双修,乾坤不朽烂。”人又何必是非哉?
到了通过深入修行获得大智慧,五蕴(色、受、想、行、识)就都没有了。金丹修炼纯熟,生命得以返还。历经十年面壁,顺其自然,万法由心。从此以后性命圆满,共同登上空灵超然的境界,而仙、佛、圣就都成就了。因此,达摩初祖了道歌说:“三家法一般,莫作两样看。性命要双修,乾坤不朽烂。”人们又何必挑弄是非呢?
且更有说者:三教嗣续,皆不能知。知此必不互相抵牾,只索各尽其道,以归于道也。今设一大道主人于此,为三教说法曰:夫三教者,吾道之三柱。分而为三,合而为一者也。道不能分,无变化,道不能合,无统宗。是故以三柱立其极。
而且还有人说:三教的传承,都不能彼此了解。传承这个事必然不会相互矛盾,只是各自努力发展,以归于最终的大道啊。现在假设一个大道的主人在这里,为三教说法,说:你们三个教派,我称作大道的三个柱子。分开了为三,合起来为一。大道没有分离,就没有变化,大道不能合并,就没有统一的源宗。所以,用三个教派树立了大道的最高准则。
释道言性默言命,仙道传命默传性,儒道则以担荷世法为切。言性难闻,言命又罕,并性命而默修之。遂使三家后裔,各就祖派,分为专门。掀天震地,讲起是非,开出无边境界。佛攻道,则有翻空出奇之妙想。道攻佛,则有踏实指陈的神思。儒攻佛与道,则有翻澜不穷的文章,流窍不休的耍子。而岂知皆道之分也,道既分三,其中岂无枝流之不同?邪正之不类者?奈何不思其本,而谈其末也。
释家说性不说命,仙家传命不传性,儒家则用入世法为切入点。说修性的难以听到,说修命的又很罕见,就这样按着性或命默默修炼了。于是就致使三家的后代,各自按着师祖创立的方法,分为了不同的门派。翻天覆地,口舌是非,释放出没有边际的境界。佛家攻击道家,则有翻空出奇的妙想。道家攻击佛家,则有踏实指陈的神思。儒家攻击佛与道,则有翻澜不穷的文章,和下流卑鄙的手段。那里知道三家都是大道的分支啊,大道既然分了三家,其中怎么会没有流派的不同?以及邪正的不同?为什么不思考大道的本源,而只谈大道的分支啊。
夫以性兼命为一脉,以命兼性为一脉,浑乎性命为一脉。此三脉皆道脉也,及其还无,一也。
以修性兼顾修命为一脉,以修命兼顾修性为一脉,合并修性命为一脉。这三脉都是道脉,涉及到生命的返本归元,都是一个事啊。
偈曰:吹了明灯顽耍子,谁知打着自家人。吾言若有相攻者,又是飞花点汝身。
诗词:吹了明灯顽耍子,谁知打着自家人。吾言若有相攻者,又是飞花点汝身。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