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道窍谈 (五)

道窍直解562阅读模式

经典导读:道窍谈 (五)

第二十一章  玄关再说

玄关者,神气交媾之灵光。初见玄关,明灭无定。初入玄关,惝惚无凭。以其神气乍合,未能固结也。到得交抱纯熟,死心不离,始识玄关之中,人我皆忘,鬼神莫测。浑浑纯纯,兀兀腾腾。此中玄妙,变化万端,不可名状。

玄关,就是神与气交媾的灵光。初次见到玄关,忽明忽灭,没有定处。初次进入玄关,恍恍惚惚,没有依托。因为神与气刚开始相交,还没有稳固的结合。等到交合纯熟,无法分离,才能认识玄关中的玄妙:人我两忘,鬼神莫测,朴质纯正,昏昏沉沉。此中的玄妙,变化万千,无法形容。

无怪其名之多也,各人所见不同。各因所见而字,各就所用而号。古仙师秘而不言,都要摩顶受戒,乃有传述。即有所谕,不过曰非心、非肾而己。吾谓其并非黄庭、炁穴、丹田也。今再说破,识者秘之。

怪不得它有那么多名称,每个人所见到的都不相同,每人根据自己所见而命名,每人依照作用而相称。古代的仙师秘而不言,都要摩顶受戒,才能传授。即使有所揭示,也不过说是:非心、非肾罢了。我说它并不是黄庭、炁穴、丹田啊,现在再次说破,明白的人要保密啊。

第二十二章  两孔穴法

丹家有一穴,一穴有两孔。空其中,而窍其两端,故称为两孔穴。师所传口对口,窍对窍者,即此境界也。为任督交合之地,阴阳交会之所,乌兔往来之乡。一穴两孔,其中有作为之法,此法最玄玄也。

丹家有一个穴位,这个穴位有两孔。中间空,而窍在两端,因此称为:两孔穴。老师所传的“口对口,窍对窍”,就是这个境界。这里是任脉与督脉的交合之地,阴阳交会之所,日月往来之乡。一个穴位两个孔,其中有修持方法,这个方法非常玄妙。

《参同》曰: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斯数语者,即尽为之之法也。上下者,天地也。闭者,冥合也。有无者,妙窍也。称者,名状也。一上一下,皆藏于此穴之间。若有、若无,咸在乎此穴之内。

参同契》中说:“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此两孔穴法,金气亦相须。”这寥寥数语,就说尽了修持方法。上下,就是天地。闭,就是冥冥中的和合。有无,是指妙窍。称,就是状态。天地,都藏于此穴之间。若有、若无,都在此穴之内。

当其致虚守静,天地冥合之时,有以观其妙。妙有之物,不可名而可名,故称有。所谓窈冥有精,其中有信者也。无以观其窍,虚无之窍,可状而不可状,故称无。所谓其中有物归无物者也。无者以奉上,非是空空回复,乃是先天真铅。老子所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者也。

静修进入致虚守静,天地冥合之时,用有为来观察其中的玄妙。玄妙中出现的物象,因为无法命名而命名,所以称为:有。这就是所说的“窈冥有精,其中有信者”啊。用无为来观察这个孔窍,是虚无之窍,有一定形状而无固定形状,所以称为:无。这就是所说的其中有物,最终归于无物啊。无用于奉行天道,不是一切法空的说法,是指先天的真铅。就是老子所说的“无状之状,无象之象。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丹法以无奉上,即是将无还有。其所谓奉者,是谁敬奉?是谁相奉?神德恭居,其气自还,还即奉也,只怕上无神德耳。上即黄庭之上,德即谦柔之德。《契》所谓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也。致虚用道,求铅用德。德有为,而道无为,不可不知其法也。

丹法用无奉行天道,就是将无返还于有。这个所谓的奉,是谁敬奉?是谁相奉?以高洁的品德恭敬立身,其气自还,还就是奉,只怕对上天没有高洁的品德。上就是黄庭之上,德即谦柔之德。这就是《参同契》所说的“反者道之验,弱者德之柄”。去除杂念就能合道,品德高洁方能求铅。德有为,而道无为,不可不知这个方法。

两孔者,玄牝之门也,为金丹化生之所。人于一穴两孔中,知行追摄之法,则两门皆开。夫而后金来归性,可称还丹也。故曰金气亦相须云云。相须者,相须此摄法也。

两孔,就是玄牝之门,作为金丹化生的处所。人在一穴两孔中,知道行使追摄(光)的方法,则两个门都能打开。然后金来归性,可称还丹。因此说“金与气也相互作用”等等。相互,相互就是这个追摄法啊。

第二十三章  玄牝根基

修玄之士,无论大丹、小丹,均宜静养谷神,立其根本。谷神者,先天虚灵之称,吾人元性是也。养于何处?玄牝尚焉。上阳云:玄牝乃二物,若无此二物,又安有万物哉?盖以玄,天也。牝,地也。已见《易》之首卦矣。可知玄牝一窍,实为生生化化之源。入道者,可不寻此生化之源哉?夫此生化之源,即是玄牝之窍也。

修炼丹道的人,无论大丹、小丹,都适宜静养谷神,以确立修炼的根本。谷神,是先天虚灵的名称,就是我们人的元性。内丹养在哪里?玄牝就是个值得重视的地方。上阳说:“玄牝是两种物质,如果没有这两种物质,又怎么能有万物呢?”所用的玄,为天;牝,为地;早已出现在《周易》的首卦了。由此可知玄牝一窍,的确是生化万物的源头。修道的人,可以不寻找这个生化之源吗?这个生化之源,就是玄牝的窍穴。

或引老君之言曰:谷神不死,是谓玄牝。若又以谷神为玄化者,何也?答曰:假虚无之玄牝,养虚无之谷神,故以谷神之名名玄牝。此因用所名之义。而且更有说者:《金丹四百字》云: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则玄牝不但养神,而并以养气也。

或引用老君的话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好像也有以谷神作为玄化的,这是为什么?回答说:假借虚无的玄牝,涵养虚无的谷神,因此用谷神的名字命名玄牝,这是根据作用来命名的意义。而且还有人说:《金丹四百字》中:“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炁穴,内有坎离精。”也就是玄牝不但养神,而且同时还可以养气啊。

今夫神气交而玄牝现,故当凝神聚气,二物交融,乃能结成乾坤圈子。此其中有颠倒之用焉,何则?自上凝下者,神也。以其玄天之尊体,而行牝地之卑躬,则上下交泰,气神和合也。《道德经》云: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盖此窍当中,故曰天下之交,中有柔道,故曰天下之牝。言牝道,而玄道亦在内,故曰玄牝。玄牝者,一乾、一坤,一刚、一柔也。

在神气相交时玄牝就会出现,因此应当凝神聚气,使神气交融,就能结成丹胎。这其中有颠倒的用法,为什么呢?因为从上往下凝聚就是神。神用它玄天的尊体,行使牝地的卑躬,就能上下交泰,气神和合。《道德经》说:“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神气就在此窍中心,因此叫:天下之交,中心有承载的作用,因此叫:天下之牝。说是牝道,而玄道也在其内,因此叫:玄牝。玄牝,就是一乾、一坤,一刚、一柔。

不如是,则神健气健,反相敌而反相离。故谓以男下女,以神下气,颠倒相俱,阴阳相媾,斯神与气会,而根基立焉。否则神自神而气自气,气自气而神自神。神不得气,则无补神之物也。气不归神,则无养神之用也。

不是这样,则神也刚健气也刚健,反而相互为敌,相互离开。所以说就像男子主动求女,以神向下应气,在颠倒中相互成就,阴阳相互交媾,神气相互交会,而内丹的根基就得以建立了。否则,神气各自独立,而无法相交。神得不到气,则没有补益神的物质。气不归于神,则没有涵养神的用处。

欲令元神长在,其可得乎?而且神住绛宫,则绛宫为布政之明堂,知识见闻皆扰之,惟凝于黄庭,而后声籁绝,念虑除,此亦不无清养也。

想要元神常在,怎样才能实现呢?而且神居住在绛宫,绛宫为发布政令的明堂,知识见闻都来骚扰它,只有凝神于黄庭,然后就能断绝声色,消除杂念,这样也就是清心涵养啊。

故《悟真》云: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谷神者,至虚至灵之汞性。真精者,至清至嫩之铅情。根基者,以汞迎铅,造就金丹之地也。黄金室,黄房也。以其为还金之地,故曰黄金室。金铅木汞交并,方成一颗明珠。明珠者,一颗金丹,大如黍珠也。金来归性初,乃得称还丹。一得永得,故曰永不离也。尝谓紫阳此诗,直明千古真诀,先天后天皆宜之。

所以,《悟真篇》说:“要得谷神长不死,须凭玄牝立根基。真精既返黄金室,一颗明珠永不离。”谷神,就是至虚至灵的汞性。真精,是至清至嫩的铅情。根基,就是以汞迎铅,造就金丹的地方啊。黄金室,是指黄庭。因为这里是返还金丹之地,所以叫:黄金室。金铅木汞交相合并,方成一颗明珠。明珠,就是一颗金丹,如同黄米粒大小。炼就金丹返归生命本初,才能称为还丹。一旦获得即可长生,所以说永不离啊。尝试用紫阳真人的诗句,直接说明这千古真诀,先天后天都适用啊。

愚所解者,先天也。即以后天论,亦须先求玄牝,乃可筑基其丹基焉。盖谷神凭此而立,则真精亦凭此而返。以玄牝养谷神,以谷神养真精。神得精而培元,精得神而化气。《参同》云: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又曰:性主处内,立置鄞鄂。可知修身之要,必先以静养谷神作根基矣。

我所讲解的,是先天。即使以后天来论,也需要先求玄牝,才可以巩固内丹的基础。谷神凭此而建立,则真精也凭此而返还。用玄牝涵养谷神,用谷神涵养真精。神得到精而能培植元性,精得到神而能化气。《参同契》说:“内以养己,安静虚无。”又说:“性主处内,立置鄞鄂。”由此可知修身的要点,务必先以静养谷神作为根基。

第二十四章  中字直指

道德经》云: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识得这中,即是圣贤仙佛种子。否则修道无地,一举足而即落魔坑。中者何?玄关是也。《参同》云:运移不失中浮游守规中。皆指此也。陶仙云,中非四维上下之中,儒曰喜、怒、哀、乐之未发;道曰念头不动处为玄牝;释曰不思善、不思恶,正凭么时,那个是本来面目,乃是真中也。中境妙自养己凝神,入室还丹,以至脱胎神化,无不在是。故初入道者,即要识得这中,乃有登进之路。

《道德经》说:“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认识这个中,就是成就圣贤仙佛的种子。否则,修道就没有地方,一抬脚就落入魔坑。中是什么?就是玄关啊。《参同契》说:“运移不失中”,“浮游守规中。”都是指的这里啊。陶仙人说:“中不是东南西北及上下的中心,儒家说:喜、怒、哀、乐还没有发生,道家说:念头不动处为玄牝,释家说:不思善、不思恶,就是这个时间,哪里是生命的本源?就是真中啊。”中的玄妙境界来自养己凝神,从入室还丹,一直到脱胎神化,无处不在。因此,初步开始修道的人,只要认识了这个中,就有了上升前进的路径。

在昔文始天尊问道于太上曰:修身至要,载在何章?太上曰:在于深根固蒂,守中抱一而已。今即其言试述之。

在以前文始天尊问道于太上老君说:“修身最重要的内容,记载在那一章?”太上说:“在于深根固蒂,守中抱一而已。”现在将他说的话试着做以论述。

学人下手之初,务要牢持筋骨,力战睡魔,塞兑垂帘,离诸妄想,回光返照乎三穴。三穴者,黄庭、炁海、丹田也。然虽返照三穴,又要不执意于三穴,亦不驰意于三穴。夫而后神安其内,息任天然,浑乎俱忘,杳无朕兆。《经》所谓无欲观其妙者,正此时也。致虚守静之际,神凝气合之时,不意有一境忽从规中化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则玄关现象矣。《经》所谓有欲以观其窍者,又此时也。

学道的人刚开始修炼,务必要强健筋骨,尽力战胜睡魔,塞兑垂帘,远离妄想杂念,回光返照于三穴。三穴,就是黄庭、炁海、丹田。然而,虽然返照三穴,不要执着于三穴,意识也不离开三穴。然后,神才能安定于内,呼吸自然而然,物我两忘,没有任何动变迹象。《道德经》所说的“无欲观其妙”,正是这个时间。致虚守静之际,神凝气合之时,无意中有映像从其中幻化而出,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就是玄关现象了。《道德经》所说的“有欲以观其窍”,也是这个时间啊。

再考之《契》云: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窃谓此上、下二字,都在中字之里潜藏。阴阳来往于其内,坎离升降于其间,合上下而入乎其中矣。是故上者而下闭,则管括微密,太虚之中,元气独运,故无,此亦观妙之旨也。下者而上闭,则隐藏未见。然杳冥有精,其中有信,故称有欲,尽存乎玄微之间。

再考证《参同契》说:“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我说上、下两个字,都在中字的里面潜藏。阴阳来往于其内,坎离升降于其间,结合上下而进入其中了。因此,上层能量而能下降和合,则气机可控而周密,宇宙之中,元气独立运行,所以叫无,这也是观妙的用意啊。下层能量而能向上和合,则隐藏着难以发现。然而,幽暗中有精,精能发挥作用,所以称为:有欲,都存在于玄微之间。

是故玄关一窍,有称为有无妙窍者,有称为上下釜者,有称为阴阳鼎者,有称为神气穴者,皆由此也,皆统于一中而已矣。

因此玄关一窍,有称为:有无妙窍的,有称为:上下釜的,有称为阴阳鼎的,有称为神气穴的,都要从此开始,全部统一于一个中字而已了。

师评曰:学道、学道,先要得妙。不得其妙,难窥其窍,欲窥其窍,还须闻道。某与团阳,间观一笑。

老师评论说:“学道、学道,先要得妙。不得其妙,难窥其窍,欲窥其窍,还须闻道。”老师与团阳子,碰了下眼神,会心而笑。

第二十五章  药物直陈

药物者何?上阳云:此药自物中来故也。夫药有小药、大药,道分先天、后天。后天则小药,结丹用之。先天则大药,还丹用之。后天则无形无质而实有,先天则有体有用而实无。后天真铅,弃癸取壬,阴中藏阳,以无生有也。

药物是什么?上阳说:“因为此药是从物中来的缘故啊。”药有小药、大药之别,道有先天、后天之分。后天对应了小药,可用来结丹。先天对应了大药,可用来还丹。后天无形无质而实有,先天有体有用而实无。后天的真铅,放弃癸水(阴)取壬水(阳),这就是阴中藏阳(☵),以无生有啊。

《悟真》曰:三元八卦岂离壬?三元者,精、气、神之三元也。壬为天一所生,居子之先,为一阳之元。盖壬癸皆居坎北,水属阴,壬水则阴中之阳,癸水则阴中之阴。又,壬癸为干,亥子为支,欲求真铅者,必以天干为准,地支次之,天先乎地也。

《悟真篇》中说:“三元八卦岂离壬?”,三元,是指精、气、神这三元。壬水为天一所生,位置在子的前面(注:参见罗盘),为一阳之元。壬癸都处于北方坎卦,水属阴,壬水就是阴中之阳,癸水就是阴中之阴。再就是,壬癸为天干,亥子为地支,想获得真铅,必须先以天干时间为依据,地支而后考虑,因为天先于地而出现。

要之,壬也者,只是个最初之义,无思无虑之始,动而仍静之先。子则有知、有觉之时,静而向动之际也。癸阴不用,而亥未脱阴,亦不用也。求小药之法,在此时也。先天则不然,产在坤,种在乾,以有生无,以我求彼。盖乾金入坤,曰坤中金。坤实成坎,曰水中金。坎居北方,兑在西方为邻,故寄居于兑可也。

总之,壬这个时间,就是最初的意思,无思无虑的开始,欲动仍静之前。到子时开始有知觉,是将要产药的时间,这就是从静向动转化的时机啊。癸为阴性不用,亥未脱离阴性也不用。获得小药的方法,就在这个时间。先天就不是这样,结丹在黄庭(☷),种子在于先天一气(☰),以有生无,以我为鼎炉求取先天一气。乾(☰)金入坤(☷),叫做:坤中金。坤中填实称为坎(☵),叫做:水中金。坎卦处于北方,兑卦在西方为邻居,所以说寄居于兑就可以了。

不求于乾者,乾方播种也。不求于坤者,坤方含元也。不求于坎者,坎虽有阳,尚藏于水,未露气机也。直求于兑者,铅中产阳,已现其金。喻初三日,月出庚方也。故以坎水为川源,兑金为药物,非真有乾坤坎兑列吾身中也。

不在乾卦时采炼,因为乾卦属于播种。不在坤卦采炼,因为坤卦蕴含本元。不在坎卦采炼,因为坎卦虽然有阳质,还潜藏于水中,气机没有生发啊。直接采炼一阳初生(☱),是因为坎水(☵)增加了一个阳爻变为兑(☱),已经显现出金的特性。可比喻为初三的月亮,在清晨出现于庚方。所以,以坎卦之水作为结丹的源头,兑金作为药物,不是真有乾坤坎兑排列在我们身体之中啊。

无非是以有生无,以我求彼焉耳。我运一点阴火之精,种在彼家之内,遂生铅中之阳。阳气一动,采取归来,又种在我家胚胎宫里,而成真人。《悟真》云: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是也。种在乾之种,是初播种。种在乾家之种,是养育也。

不过是以有生无,以我为鼎炉获求宇宙能量而已。我运用一点意念、意识,调动虚空能量,随即捕获先天一气。灵机一动,采归体内,聚炼在黄庭之内,从而成就真人。这就是《悟真篇》说的:“依他坤位生成体,种在乾家交感宫”。在乾卦采炼的种,是初次播种。成就乾金之体的种,就是养育金丹啊。

崔、张二翁复起,当以愚解为然也。种铅得铅,其机如此。但其种铅之法,须要在丁、壬先后之间,然后得震、兑代行之效。吾师口诀,并识于此。内外二药之真机,今已直露。得吾言者,三生有幸,勿轻亵视之。

崔、张两位老人又站起来,非常认可我的解释啊。种铅得铅,其中的机理就是这样。但是这个种铅的方法,须要在丁(火候)与壬(时间)之间习练,然后获得从震(☳)到兑(☱)的练功效果。我把老师的口诀,一并都记录到这里了。内外二药的真机,现在已经直接泄露。得到我讲的这些话的人,三生有幸,不要用轻慢来看待。

经典导读:道窍谈 (五)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易 麟 发表于 2021年10月15日 12: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