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刘一明(公元1734--1821),清代著名道士,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曲沃县(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人,全真龙门派第十一代宗师,也是继王常月后乾隆嘉庆年间,全真龙门派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此书系作者传述其师砻谷老人之说,作者认为修真之道,是天下至大至难的大事,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故提出修真纲领九条,作为由浅入深之门径。
修真九要 序
修真之道乃天下第一件大事,亦天下第一件难事。以其至大至难,古人皆谓之天下希有之事。是事也,非深明造化、洞晓阴阳,存经久不易之志,循序渐进者,不能行之。
修真这件事,是天下第一件大事,也是天下第一件难事。因为这件事最大、最难,古人都称之为天下少有的事。这件事,不能够深入理解宇宙以及生命的化育,通晓阴阳之理,坚持恒久不变的志向,能够循序渐进的人,就不能来做这件事。
后世学人,不究此事为何事,未曾学道,即欲成道;未曾学人,即欲作仙。无怪乎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麟角也。予自幼慕道,未遇正人,不辨是非,乃乱乃萃,几乎受害。幸逢吾师龛谷老人,略闻香风,始知自己从前之错,亦知天下道人大半皆错。
后世学习的人,不研究这件事是什么事,没有学道,就想成道;没有学人,就想成仙。这就不奇怪修道者如牛毛,成道者如凤毛麟角了。我自幼仰慕修道,在没有遇到真正的老师以前,不能辨别对错,聚散不定,差点遭受危害。后来,有幸遇到我的老师龛谷老人,略微一听,就知道了自己以前的错误,也知道天下修道的人大多数都错了。
因述吾师之意,提其修真纲领,总为九条,名曰修真九要。其法由浅及深,自卑登高,为初学之人作个梯级。不论学道修道,依此九要,循序而入,终必深造自得,且能识的盲师明师,辨得邪道正道。纵不能行此天下希有之事,亦可以知有此天下希有之事,庶不至空过岁月,虚度一生矣。
因此,叙述一些我老师的本意,用以提示修真的纲领,总结为九条,名称:修真九要。这些方法由浅入深,从低到高,为初学的人做个阶梯。不论刚开始学道还是修道,依照这九个要点,循序而入门,最终必能深入有成,而且还能辨识盲师、明师,辨别邪道、正道。纵然不能做这件天下少有的事,也可以知道有这件天下少有的事,也许就不至于空度岁月,虚度一生了。
时大清嘉庆三年岁次戊午菊月九日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叙于自在窝中
勘破世事 第一要。
吁嗟!人生在世,如梦幻泡影,百年岁月,瞬息间耳。无常一到,纵有金穴银山,买不得性命。孝子贤孙,分不了忧愁。若不及早打点,临时手忙脚乱,阎王老子不肯留情,一失人身,万劫沉沦。有志于道者,须将这个关口急急打开,方有通衢大路。否则,尘缘不断,妄想成道。
唉!人生活在世间,就如同梦幻泡影,百年的岁月,瞬息之间就过去了。死亡一旦到来,纵然拥有金穴银山,也买不到性命长存。家中的孝子贤孙,也无法分担这个忧愁。如果不早做准备,死亡降临时就会手忙脚乱,阎王老子决不会留情,一旦失去人身,就入于轮回陷入痛苦的境地。有志于修道的人,必须将这个关口尽快打开,才有宽广的出路。否则,尘缘不能断绝,就别想着能够成道。
虽身已出家,而心未曾出家,一举一动,无非在世事上用功夫,一行一止,总是在人情上作活计。不特不能成道,而且无由闻道,何贵乎出家?古今来无数学人,多蹈此辙。所以学道者如牛毛,达道者如麟角。
虽然色身已经出家,但是心思却没有出家,一举一动,不过是在世间俗事上用心思;一行一止,总是在人情世故上做文章。不超越就不能成道,而且还没有闻道的途径,为什么重视出家呢?古往今来无数学道的人,大多重蹈覆辙。所以,学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如凤毛麟角。
《悟真》云:“试问堆金如岱岳,无常买的不来无?”《了道歌》云:“先将世事齐放下,后把道理细研精。”是言世事皆假,性命最真,欲知其真,先弃其假也。
悟真中说:试问家中堆积的黄金,如同泰山一般高,能买的死亡不来吗?了道歌中说:先将世间的事都放下,而后才能把道理精细的研究。这就是说世间的事都是假的,尽性了命最为真切,想明白这个真,就得先放弃那些假的。
何则?一认其假,则心为假役,一假无不假,与道日远,便不是自惜性命之人。不自惜性命,悬虚不实,空过岁月,老死而矣,何益於事?
这是为什么?因为一旦认定了那些假相,则心就会被假相所驱使,一个假相就能产生无数假相,与大道日益渐远,就不是珍惜性命的人。不自惜性命,性命没有根基,空度岁月,只能活到老死而已,对于性命有什么好处?
昔吕祖因一梦而群思顿脱,马祖因悟死而成道最速,是葢先勘破世事而后修真,所以成真了道易於他人,况出家修行原系勘破世事而然。若未勘破而强出家,有名无实,本欲登天而反坠地,适以取败,岂不枉费心机耶?
从前,吕祖因黄粱一梦而大彻大悟,马祖因悟透死亡而成道最快,他们都是先看破了世事而后修道成真。所以,成真了道要比他人容易,况且出家修行原本就是看破世事的行为。如果没有看破而强行出家,则有名无实,本想登天反而坠地,恰恰取得失败,这不是枉费心机吗?
吾愿学人,不论在家出家,若欲辨切身大事,将世事先须尝探一番。尝探来,尝探去,尝探到没一些滋味处,始知万缘皆空,性命事大。从此把身外一切虚假之事一笔勾消,脚踏实地,寻师访友,勇猛精进,为道忘躯,自然一诚格天,祖师暗中提携,当有真人度引矣。
我希望学道的人,不论在家还是出家,如果想办好这件性命大事,就将世间的事先探索一番。探索未来,探索过去,探索到没有了一丝疑虑,就能知道万缘皆空,性命事大。从此,就把身外的一切虚假之事放弃,脚踏实地,寻师访友,勇猛精进,为道忘躯。必然能够诚心感通上天,师祖暗中点化加持,一定会有真人度化接引。
积德修行 第二要
悟真云:“若非修行积阴德,动有群魔作障缘。”可知积德修行乃修道者之要务。倘离德以言道,便是异端邪说,旁门外道,差之多矣。故古之圣人,必先明道;古之贤人,必先积德。未有不明道而能圣,未有不积德而能贤。然欲希圣必先希贤,若欲成道必先积德。
积德修行,是第二条要点。悟真中说:如果不通过修行积累阴德,一旦开始炼功就会有群魔干扰。由此可知,积德修行是修道者的紧要任务。倘若离开积德来说修道,就是异端邪说,旁门外道,相差的很多啊。所以,自古以来的圣人,必是先行明道;自古以来的贤人,必是先行积德。没有不觉悟而能成为圣人的,也没有不积德而能成为贤人的。就是如此,想要效法圣人必须先效法贤人,如果想成道必须先积功累德。
道德两用,内外相济,圣贤之学业得矣。道者,为己之事;德者,为人之事。修道有尽而积德无穷。自古及今,仙佛神圣成道之后,犹必和光同尘,积功累行,直待三千功满,八百行完,方受天诏。况金丹大道为鬼神所忌,非大忠大孝之人不能知,非大贤大德之人不敢传。即强传而知之,鬼神不喜,势必暗降灾殃,促其寿数。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道与德是两种用法,能够做到表里如一,内外相济,圣贤的学问就能掌握了。道,是成就自己的事,德,是成就他人的事,修道有尽头而积德却没有止境。自古到今,仙佛神圣成道之后,仍然必须和光同尘,积功累行,待到三千功满,八百行完,方受天诏。况且金丹大道为鬼神所忌,不是大忠大孝之人不能获知,不是大贤大德之人不敢传授。即使强行传授而能获知,鬼神不喜欢,必然暗降灾祸,缩短寿命。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招致祸害。
予自得龛谷仙留之旨,以大公为怀,每遇志士,便欲接引。间或略示端倪,徐观其后,未几自满自足,不能深入,竟至日久懈怠,志气尽丧。其悭贪烦恼,甚於常人。前后数人,俱皆如此。噫!此等之辈必是祖先无德,自己无行,以是始勤终怠,迷失真宗,而不可挽回矣。
我自从得到龛谷仙人留下的要旨,就以无私无我为根本,每次遇到有志修道的人,就想接引度化。期间或者略微提示一些头绪,慢慢观察他们后来的行为,发现这些人不久就自满自足,不能深入,进而时日一久就开始懈怠,志向全都丧失。他们的吝啬和贪念,甚至超过常人。先后有数人,都是这样。唉!这类人必定是祖上无德,自己也没有修行,因此始勤终怠,迷失真宗,这就不能挽回了。
予因自不小心,失言匪人,亦屡遭魔障。幸喜无大关系,真宝未被窃去。有鉴於此,后遂结舌,不敢轻露圭角,是必待有大力者倾囊付之耳。
我因自己不小心,对德行不端的人讲说,也多次遭受魔难。幸喜没有太大关系,真正的法诀没有被偷取。有鉴於此,后来就不再多言,不敢轻易泄露真诀迹象,必须等待有大志修道的人再倾囊相授。
世之学人方入门户,直视神仙为至易之事,而遂骗化十方,罔知所忌。绝不思一丝一粒俱十方之血汗,一饮一啄皆众生之苦力。或有以口头禅笼人者,或有以假道法摄财者,或有以黄白术谋骗者,千方百计,不可枚数。异日欠下十分债账,不知如何消化。
世间学道的人刚开始入门,一看就认为修仙是很容易的事,进而就欺骗十方钱财,不知道有所禁忌。完全不思考一丝一粒都是十方的血汗,一饮一食都是众生的苦力。或者有用口头禅笼络人的,或者有用假道法敛财的,或者有用黄白术图谋骗人的,千方百计,不可胜数。前面欠下的孽债账单,不知道怎样才能偿还。
古人谓:“两只角或有或无,一条尾千定万定”者,必此辈欤!有志斯道者,须当以德行为重,自立节操,不要糊涂作事,担误了前程。
古人说:“两只角或有或无,一条尾千定万定”的,必定是这类人啊!有志修行大道的人,应当以德行为重,自立节操,不要糊涂作事,而耽误了前程。
何为德?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药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者是也。
什么是德?恤老怜贫、惜孤悯寡、施药舍茶、修桥补路、扶危救困、轻财重义、广行方便,这些事就是啊。
何为行?苦己利人、勤打尘劳、施德不望报,有怨不结雠,有功而不伐,有难而不惧,见义必为者是也。
什么是行?舍己利人、吃苦耐劳、施德不望报,有怨不结仇,有功不自夸,有难而不惧,见义必勇为,这些事就是啊。
能积德,能立行,愈久愈力,德服鬼神,品超庸俗,高人一见,决定入目,大道有望。否则,不积一德,不修一行,妄想成道,偶遇高人,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自谓可以欺人,殊不知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矣。
能积德,能立行,时间越久德行越高,德服鬼神,品超庸俗,高人一见到,就能看到眼里,修行大道最有希望。否则,不积一德,不修一行,妄想成道,偶遇高人,掩饰不善而假装善人,自己认为可以欺人,竟没有想到别人看你,就像能够看清你的肺和肝啊。
更有一等不务本分之流,作孽百端,朝酒肆而夕花乡,口道德而心盗跖,损人利己,千奇百怪,不知自悔,反怨自己无福无缘,乃毁谤丹经尽属诳言。真地狱种子,当入异类,求其为人而不可得,何敢望仙乎。
再有一些不做正事的人,作孽百端,白天高楼饮酒,晚上寻花问柳,口中讲道德而内心似盗跖,损人利己,千奇百怪,不知自悔,反怨自己无福无缘,就毁谤丹经尽放狂言。这的确是下地狱的种子,应当列为异类,寻求做人也不能成就,怎么敢企望这种人成仙呢?
吁!德者,自己人世之事;道者,师传成仙之事。不积德而欲修道,人事且不能,仙道怎得成,可不三思乎?
德,就是自己在世间所做的事;道,就是老师所传成仙的事。不积德而想修道,人的事且不能成就,仙道怎么能成,能不三思吗?
尽心穷理 第三要
《说卦传》曰:“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可知尽性至命之学,全在穷理上定是非耳。穷理透彻,则性能全,命能保,直入无上至真之地;穷理恍惚,则命难修,性难了,终有到老落空之悔。
《说卦传》中说:参悟大道纯粹天性,以实现生命的圆满。由此可知圆满生命的学问,全在参悟大道上定优劣。参悟大道通透彻底,则天性圆满,慧命长存,可以直接进入无上至真之地。参悟大道忽明忽暗,则命难修,性难了,必然会有到老落空的悔恨。
今之学人,糊涂出家,糊涂学道,糊涂修行,生则既然糊涂,死时焉能亮净?性命何事,而乃如此妄为耶?金丹之道,包罗天地之道也,窃夺造化之道也,至尊至贵,至神至妙,非容易而知。
当今学道的人,糊里糊涂出家,糊里糊涂学道,糊里糊涂修行,活着的时候既然糊涂,死后怎么就能明白了?性命是什么事,怎么能这样胡乱作为呢?修炼金丹的体系,包罗天地之间的大道,是夺天地精华创造化育的方法,最崇高,最贵重,最神奇,最玄妙,不是很容易就能明白。
学人不想自己性命为何物,不辨祖师法言是何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妄想一言半语之妙,即欲成道。日则浪荡打混,夜则高枕安眠,以丹经为无用之言,以子书为哄人之套。诈称有道者,以错引错,妄冀成真者,以盲诱盲。即有一二信心之士,亦不过是走马看花,何尝深用心思,穷究实理。古人亦有谓“若还纸上寻真义,遍地都是大罗仙”之语,是特为不求师者而发,非言丹经子书为无用。后人不知古人之意,多借此为凭证,而即置经书于不问,大错!大错!
学道的人不思考自己的性命是什么,不分析祖师讲的话是什么意思,吃饱了就是一天,对什么事也不关心,妄想知道一言半语,就能成道。一些人白天浪荡打混,夜里高枕安眠,把丹经作为无用来说,把子书称为骗人的圈套。还有人假称有道,以错引错,用荒谬的方法修真,以盲带盲。即使有一两个有信心的人,也不过是走马看花,并非深入用心,极尽探究其中的道理。古人也有“若还纸上寻真义,遍地都是大罗仙”的说法,这是为不求老师解疑的人而阐发,不是讲丹经子书没有用处。后人不知道古人的本意,大多借此为依据,而对丹经子书不去阅读,大错!大错!
夫仙真法言,一字一意不敢妄发,一言半语尽藏妙义,不知费尽多少老婆心,为后人作阶梯,与教门留眼目。而反毁之谤之,其罪尚可言乎!即后之高人贤士所作所为,总在古人范围之中,究其实落,未必高过于古人。今之高人不哄学人,则古之仙真不误后世也,可知矣。
这些修真的至理名言,一字一意不敢随便胡乱阐发,一言半语尽藏妙义,不知费了多少苦口婆心,为后人作阶梯,给教门留典籍。反而遭受诽谤,这罪过还用说吗?后来高人贤士的所作所为,总是在古人所讲的范围之内,即使按着古人的要求去实行,也不一定就能超越古人。今天的高人不欺骗学人,则古代的仙真就不误导后世,这就可以明白了。
吾劝有志之士,取古人之法言,细穷细究,求师一诀,通前达后,毫无一点疑惑,方可行持,慎勿自恃聪明,而有己无人;亦勿专听梆声,而任人误己;至于不通文字之学人,亦须于俗语常言中,辨别实义。盖俗语常言中有大道藏焉,特人未深思耳。
我奉劝有志修道的人士,获取古人的法言,要仔细的研究,寻求老师的一些诀窍,前后都能贯通领悟,没有一点疑惑,方能依照习练,切勿自以为聪明,而自持己见。也不要只是听从别人的吆喝,而任人摆弄耽误了自己。至于那些不理解丹经文字的学人,也必须在俗语常言中,辨别真实的道义。这些俗语常言中也有大道潜藏,只是一些人没有深入思考。
如“没体面”,“没人形”,“有窍道”,“好自在”,“颠三倒四”,“随方就圆”、“随机应变”、“沙里淘金”、“无中生有”、“七死八活”、“有己无人”、“不知死活”、“不顾性命”、“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走三家不如守一家”、“礼下于人,必有所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等语天机大露,何妨拈出一二,作个悟头,朝参幕思,虽大理不明,而知识渐开,与道相近,亦不空过了岁月。
如“没体面”,“没人形”,“有窍道”,“好自在”,“颠三倒四”,“随方就圆”、“随机应变”、“沙里淘金”、“无中生有”、“七死八活”、“有己无人”、“不知死活”、“不顾性命”、“只知有己,不知有人”、“走三家不如守一家”、“礼下于人,必有所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类俗语把天机大都泄露,何不拿出一两个,做个开悟的引子,早晚都来思考,虽然大道理不能很快明白,但是知识面却能渐渐展开,就与道越来越近,也不至于空度时光。
此穷理之学,不论贤愚,人人可做,果能功夫不缺,日久自有所悟。但所悟者一己之私见,不得贸然下手。倘遇明师,必须彻始彻终,追究个清白,真知灼见,得心应手,方不误事。
这种探求道理的方法,不论贤人愚人,人人可做,如果能够持之以恒,日久自然有所开悟。但是所领悟的是自己的见解,还不能轻率的开始修炼。如果遇到明白老师,必须彻底的从头到尾,探求个清楚明白,有了真知灼见,才能得心应手,就不会误事。
若知前不知后,知后不知前,知阴不知阳,知阳不知阴,知体不知用,知用不知体,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或见元关而不知药生,或知药生而不知老嫩,或知结丹而不知服丹,或知结胎而不知脱胎,或知文烹而不知武炼,或知武炼而不知文烹,或知阳火而不知阴符,或知进火而不知止足,或知温养而不知抽添,毫发之差,千里之失,未许成真。
如果知前不知后,知后不知前,知阴不知阳,知阳不知阴,知体不知用,知用不知体,或知有为而不知无为,或知无为而不知有为,或见元关而不知药生,或知药生而不知老嫩,或知结丹而不知服丹,或知结胎而不知脱胎,或知文烹而不知武炼,或知武炼而不知文烹,或知阳火而不知阴符,或知进火而不知止足,或知温养而不知抽添。这些问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能确切的掌握,也不能够修炼成真。
不但此也,且阴阳有内外,五行有真假。性命工夫两段,先后二天各别,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此等机关究之不彻,即行之不到。辨之不清,即作之不成。是以吕祖三次还丹未成,后得崔公《入药镜》而始完功。紫清有夜半风雷之患,重复修持而方了事。如二翁者,神仙中之领袖,些子不明,犹有不虞,而况他人乎?学者须当三思之。
不但如此,而且阴阳有内外,五行有真假。性命的炼法分为两段,先天、后天各有不同,有真有假,有真中之假,有假中之真,有真中之真,有假中之假。这些关键问题研究的不彻底,就炼不出成果。辨别的不清楚,就做不成金丹。所以,吕祖三次还丹都没有成功,后来得到崔公的《入药镜》,才得以炼成,紫清(白玉蟾)也有夜半风雷之患,都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最终成功。例如上述两位,都是神仙中的领袖,有少许的不明白,仍然有意料之外的阻碍,况且别的人呢?学者应当三思啊。
访求真师 第四要
古仙云:“若无师指人知的,天上神仙无住处。”又《悟真》云:“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诚哉,性命之学必有师传,非可妄猜私度而知。
古仙说:如果没有老师指点人的智慧,天上的神仙也没有住处。又有《悟真》说:尽管您的聪明超过颜回和闵损,遇不到真师就不要胡乱猜测。确实,性命的学问必须要老师传授,不是自己猜测就能明白。
昔道光顿悟圆通,自知非向上事,后得遇杏林而成大道;上阳即得缘督之诀,不敢自足,犹必见青城而备火候;三丰嵩山苦历十余年,一无所得,后感郑吕二仙指点,方知大事。虽世间微艺薄技,尚赖师传而知,况性命大事,岂能无师而晓?
以前,薛道光顿悟圆通,自知还不能圆满性命,后来遇到石泰才成就大道;陈致虚得到缘督真人的秘诀,不敢自我满足,见到青城丈人而完备了火候;张三丰在嵩山苦修十余年,一无所得,后来感召钟吕二仙指点,方明白金丹机要。就是那些世间的微薄技艺,还有赖于老师的传授,况且性命这件大事,怎么能够无师而自通?
盖性命之道,乃窃阴阳、夺造化、转生杀、扭气机,先天而天弗违之道,鬼神不能测,蓍龟莫能占,得之者立跻圣位,直登彼岸,是天下第一件大事,是天下第一件难事,苟非圣师附耳低言,如何知之?独是旁门三千六百,丹法七十二品,以邪害正,以假乱真,谁为盲师,谁为明师,甚难辨别。
性命的修炼方法,就是贯通阴阳、创造化育、改变生死、扭转气机,这是返还先天而不违背天道的修炼,鬼神不能预测,蓍龟不能占卜,获得的人能够立刻登上圣位,直达彼岸。这是天下第一的大事,也是天下第一的难事,如果不是圣明的老师悄悄的秘传,怎么才能获知?唯独旁门三千六百,丹法七十二品,以邪害正,以假乱真,谁为盲师,谁为明师,使人难以辨别。
然辨别亦易,大凡高人出世,自命不凡,独弦绝调,不滥交,不谄世,不同党,不要名,不恃才,不谋利,不欺人,不怪诞,一言一语,俱有益于世道,一行一止,大有裨于圣教,贪、嗔、痴、爱而俱无,意、必、固、我而悉化,品节清高,人人所不能及,胸襟脱洒,个个所不能到。间或援引志士,亦必千磨百折,试其真假,果其白玉无瑕,方肯指示端倪;如其非人,决不敢轻泄天机。此所以为明师也。
然而,辨别也容易,大多高人出现于世间,自己就认为不平凡,独立特行,不随意交往,不结党营私,不图慕虚名,不恃才傲物,不谋取私利,不欺骗他人,不怪诞异类。一言一语,都有益于社会,一行一止,都体现出圣人的教导。贪欲、恼怒、愚痴、爱恋都无牵挂,杂念、偏激、固执、自我都已转化。品行气节,清明崇高,众人很难比得上,胸襟宽广,自然脱洒,众人也很难达到。有时会指引有志修道的人,也必是千磨百折,试探真假,确定是白玉无瑕,方肯指点开示真诀。如果不是理想的人选,决不会轻易泄露天机。就是因为这些,才能成为明师啊。
若夫盲师无而为有,虚而为盈,不肯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或有指男女为阴阳者,或有以经粟为黍珠者,或有以炉火为外丹者,或有炼心肾为内丹者,或有以存想为凝神者,或有行子午为抽添者,或有转辘轳为周天者,或有认顽空为无为者,或有以运气为有为者,或有以忘形为修静者,或有以炼睡为退阴者,或有服硫黄为进阳者,或有避五谷求延年者,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至于那些盲师,把无理解为有,把虚解释为盈,不肯思考自己的错误,还将错误的方法教授他人。或有指男女为阴阳的,或有以经粟为黍珠的,或有以炉火为外丹的,或有炼心肾为内丹的,或有以存想为凝神的,或有行子午为抽添的,或有转辘轳为周天的,或有认顽空为无为的,或有以运气为有为的,或有以忘形为修静的,或有以炼睡为退阴的,或有服硫黄为进阳的,或有避五谷求延年的,与此相类似的许多事,数也数不过来。
此等之辈,功德不言,节操不立,身衲衣而腰钱囊,头簪冠而心蛇蝎,见富贵而留心,遇困苦而忘道,饮酒啖肉,不顾十方血汗,丧名败教,那知万劫沉沦,行步时、只在钱财上用功夫,举动处、尽于衣食上费心思。一头一拜,即收为徒,一茶一饭,即便传道,借圣贤之门户,而自欺欺世,窃仙佛之法言,而捏怪作妖,只知一身饱暖,那管他人死活。学人若听其言而不察其行,以有道目之,未有不入于网中而伤害性命者。
这一类人,不讲功德,没有气节操守,衣服破旧而腰缠钱囊,头戴簪冠而心藏蛇蝎,见到富贵而留心,遇到困苦而忘道。饮酒吃肉,不顾忌十方血汗之财,丧名败教,那知道万劫痛苦轮回。一起步,只在钱财上做文章;行动时,尽在衣食上费心思。磕头一拜,就收为徒,一餐茶饭,就随便传道。假借圣贤的门面,而自欺欺世。盗用仙佛的法言,而捏怪作妖。只知道自己的饱暖,哪管他人的死活。学道的人如果只听他讲说,而不观察他的品行,以为其有道而遮蔽双眼,没有不落入圈套而伤害性命的。
况一惑其言,认假为真,固结不解,虽有高真圣师欲为提携,亦无门可入。天下道人遭此难者,不一而足。缁黄之流,东走西游,谁无几宗公案?谁无几句话头?只以口头三昧取人,则人人是佛,个个是仙。
况且,一旦被他的说法迷惑,认假为真,就形成死结难以解开,虽然有高真圣师想为其指点,也无门可入。天下道人遭受这种磨难的,不是某个人而是很多。僧人、道士这些人,东走西游,谁没有几件这样的事?谁没有几句落人的话柄?只用口头的修行来选择人,则人人是佛,个个是仙。
试问学道者千千万万,成道者能有几人?大抵圣贤不常见,仙佛不多得,以其不常见、不多得,所以为高人。高人者,出乎其类,拔乎其萃,岂得以口头三昧为高人乎?
试问学道者千千万万,成道者能有几人?大约是圣贤不常见,仙佛不多得,因为他们不常见、不多得,所以成为高人。高人,就是出现于常人,品德却超越于常人,怎么能以口头的修行而成为高人呢?
当年予师秘授试金石一方,善识人之高低身份。若遇修行之人,以酒色财气试之,而不能动者,必非凡品。更以《悟真》、《参同》诘之,而随口应者,即是明师。屡试屡验,百发百中,愿以此法,共诸同人。
当年,我的老师秘授试金石一方,善于识别人的高低身份。如果遇到修行的人,就用酒色财气来测试他,能够不动心的人,必然不是平凡之人。再用《悟真》、《参同》来问他,能够随口回复的就是明师。屡试屡验,百发百中,愿以此法,共享诸位同道中人。
炼己筑基 第五要
《沁园春》云:“七返还丹,在人须先炼己待时。”《悟真篇》云:“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盖修真之道,还丹最易,炼己至难,若不炼己而欲还丹,万无是理。
《沁园春》说:七返还丹,对于修行的人来说,必须先炼己再等待时机。《悟真篇》说:要想修成九转还丹,先必须炼己持心。修真的方法,还丹最容易,炼己最难,如不炼己而想还丹,绝对没有这个道理。
夫还丹者,如房屋之梁柱;炼己者,如房屋之地基。未筑地基,则梁柱无处建立;未曾炼己,则还丹不能凝结。学者得师口诀,急须炼己,炼己纯熟,临炉之际,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铅汞相投,情性相合,自无得而复失之患。特以人自有生以来,阳极生阴,先天走失,后天用事,当年故物,尽非我有,加之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精漏、神昏、气败,将此幻身如破锅烂瓮相似。锅破瓮烂,盛不得水;人之身体衰败,还不得丹,同是一理。故虽后天假物,非还丹药料,然未还丹,尚藉赖以成功,而亦不可有损伤。
还丹,如同房屋的梁柱。炼己,如同房屋的地基,没有巩固地基,则梁柱无处建立。没有炼己,则还丹不能凝结。学者得到老师的口诀,须要尽快炼己,炼己纯熟,临炉之际,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铅汞相投,情性相合,自然就没有得而复失之患。特别是人自出生以来,阳极生阴,先天走失,后天主事。构建生命的元素,已经不是原来的状态。加上百种烦忧扰乱心神,万件杂事劳苦身体。精漏、神昏、气败,把这个虚幻的身体弄得如同破锅烂瓮。锅破瓮烂,就盛不下水,人的身体衰败,就还不了丹,都是一个道理。因此,虽然后天的假物,不是用于还丹的药物,可是在没有还丹以前,还需要借助、依靠这个假才能成功,所以也不可以有损伤。
古人云:“若无此梦幻,大事何由办?若还大事办,何用此梦幻?”又云:“不怕先天无真种,只怕后天不丰光。”盖后天足则先天可复,先天复则后天可化,炼己筑基之功,岂可轻视乎!
古人说:如果没有这个幻身,还丹的事在哪里做?如果还丹的事做好了,为什么还用这个幻身?又说:不怕先天没有真种,只怕后天身心不健康。是说后天完善则先天就可以复还,先天复还则后天就可以转化,炼己筑基的功夫,怎么可以轻视呢?
何为炼己?少贪无爱,炼己也;牢固阴精,炼己也;打炼睡魔,炼己也;苦己利人,炼己也;大起尘劳,炼己也;心地下功,全抛世事,炼己也;勇猛精进,以道为己任,炼己也;脚踏实地,步步出力,炼己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炼己也;被褐怀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炼己也。炼己之功居多,总以无己为归着。
什么是炼己?少贪欲无爱恋,是炼己;牢固阴精,是炼己;控制睡魔,是炼己;舍己利他,是炼己;吃苦耐劳,是炼己;清净内心,抛开尘事,是炼己;勇猛精进,以道为己任,是炼己;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是炼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炼己;被褐怀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炼己。炼己的方法很多,总之,要以无我为根本。
老子云:“吾之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炼己炼到无己时,外其身而身存,后天稳当,基址坚固,先天真阳来复,混而为一。“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一时辰内管丹成矣。若为炼己,遽行一时之功,则后天不固,先天虽在咫尺,未许我有。盖其铅至而汞失迎,坎来而离不受,彼到而我不待也。噫!筑基时须用橐龠,炼己时还要真铅。炼己筑基,岂易事哉!
老子说:我之所以遭受灾祸,因为有我存在,我不存在了,还有灾祸发生吗?炼己炼到无我之时,这种品德在身体之外而使身体存在,后天的因素稳固妥当,基础坚固,先天的真阳就来复归,先天后天混合为一。“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似醉”,一个时辰之内保证丹胎结成。倘若炼己,急于一时之功,则后天不会牢固,先天虽然近在咫尺,也不允许我获得。大概会出现铅至而汞失迎,坎来而离不受,彼到而我不待。唉!筑基时必须用橐龠,炼己时还须要真铅。炼己筑基,怎么是容易的事啊!
和合阴阳 第六要
修真之道,金丹之道也;金丹之道,造化之道也;造化之道,阴阳之道也。
修真之道,就是金丹之道;金丹之道,就是创造化育之道;创造化育之道,就是阴阳之道。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又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合,方能生育。金丹之道,惟采取先天真一之气也。先天之气,无形无象,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乃自虚无中来者。圣人以实而形虚,以有而形无。实而有者,真阴真阳;虚而无者,二八初弦之气。初弦之气即先天气,此气非阴阳交感,不能有象。若欲修金丹大道,舍此阴阳,别无他术矣。
《易》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就是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相合,方能生育。金丹之道,只是采取先天真一之气。先天之气,没有形象,看不见它,听不到它,抓也抓不到它,它是从虚无中而来。圣人用实来对应虚,用有来对应无。实有的是真阴真阳,虚无的是二八(☷)初弦之气(☳)。初弦之气就是先天之气,此气不是由阴阳交感而生,没有形象。要想修金丹大道,放弃了这个阴阳,就没有别的方法了。
但阴阳不一,倘认假为真,徒劳心力,无益有损,不可不辨。男女之阴阳,尘世之阴阳也;心肾之阴阳,幻身之阴阳也;日月之阴阳,天地之阴阳也;冬至夏至,一年之阴阳也;朔旦望后,一月之阴阳也;子时午时,一日之阴阳也;二候四候,一时之阴阳也。凡此皆非金丹之阴阳。
但是,阴阳也不一样,如果认假为真,就会徒劳无功,无益有损,不可不辨。男女的阴阳,是世间的阴阳;心肾的阴阳,是幻身的阴阳;日月的阴阳,是天地的阴阳;冬至与夏至,是一年的阴阳;月亮圆缺,是一月的阴阳;子时午时,是一日的阴阳;二候四候,是一个时辰的阴阳。所有这些,都不是金丹的阴阳。
金丹阴阳,以我家为阴,以他家为阳;我为离,他为坎;离中一阴为真阴,坎中一阳为真阳。取坎填离,是以真阴求真阳,以真阳济真阴也。且阴阳又有内外之别:内之阴阳,顺行之阴阳,生身以后之事,后天也,人道也;外之阴阳,逆运之阴阳,生身以前之事,先天也,仙道也。内外阴阳皆无男女等相,非色非空,即色即空,非有非无,即有即无。若着色空有无之形,便非真阴真阳实迹矣。
金丹的阴阳,以我家为阴,以他家为阳;我为离,他为坎;离中一阴为真阴,坎中一阳为真阳。取坎填离,就是用真阴来求真阳,用真阳接济真阴。而且,阴阳还有内外之别:内在的阴阳,就是顺行的阴阳,主导生命诞生以后的事,为后天,属人道;外在的阴阳,就是逆行的阴阳,主导生命诞生以前的事,为先天,属仙道。内外阴阳都没有男性、女性的表象,不是色也不是空,就是色也是空,不是有也不是无,就是有也是无。如果执着于色还是空,有形还是无形,就不是真阴、真阳的实际了。
既知阴阳,须要调和相当,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急不缓,不有不无,不即不离,不躁不懦,或阳动而阴随,或阴感而阳应,或阴中用阳,或阳中用阴,或借阴以全阳,或用阳以制阴,或以内之阴阳而助外,或以外之阴阳而济内,内外合道。金丹自虚无中结就,取而服之,长生不死。
既然明白了阴阳,就须要调和平衡,使其不多不少,不偏不倚,不急不缓,不有不无,不即不离,不躁不懦。或阳动而阴随,或阴感而阳应。或阴中用阳,或阳中用阴,或借阴以全阳,或用阳以制阴。或以内之阴阳而助外,或以外之阴阳而济内,使内外阴阳合道。金丹从虚无中凝结,取来服用,既能长生不死。
《参同》云:“同类易施功,非种难为巧。”《悟真》云:“内药还同外药,内通外亦须通,丹头和合类相同,温养两般作用。”三丰云:“世间阴阳男配女,生子生孙代代传。顺为凡,逆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调和阴阳之道,尽在此矣。
《参同》说:取同类物质容易获得功效,没有种子难以展现技巧。《悟真》说:内药还须与外药相应,内药通达外药也须通达,开始采炼都是相同,温养却是两种用法。三丰说:世间的阴阳是男女相配,生子生孙代代相传。顺行为人,逆行为仙,只在中间(☲☵)颠倒颠。调和阴阳的方法,全在这里了。
审明火候 第七要
古经云:“圣人传药不传火,火候从来少人知。”则是药物易知,火候最难。盖药物虽难觅,若遇明师点破,真知灼见,现在就有,不待他求,所以易知。至于火候,有文烹、有武炼,有下手、有休歇,有内外、有先后,有时刻、有爻铢,有急缓、有止足,一步有一步之火候,步步有步步之火候,变化多端,随时而行,方能有准。若差之毫发,便失之千里。所以最难。
古经说:圣人传药不传火,火候从来少人知。就是说药物容易知道,火候最难。药物虽然难找,如果遇到明师点破,有了真知灼见,当下就能拥有,不必到别处去求,所以说容易知道。至于火候,有文火、武火,有起始、停歇,有内外、先后,有时机、程度,有急缓、止足。一步有一步的火候,步步有步步的火候,变化多端,随时而应变,方能准确。如果差之毫厘,就会谬以千里,所以最难。
何为火?煅炼之神功也;何为候?运用之时刻也。运用时刻在鸿濛将判、阴阳未分之际;煅炼神功在天人合发、有无不立之内。且有外火候、有内火候。外火候,攒簇五行,和合四象;内火候,沐浴温养,防危虑险。虽内外二药相同,而火候运用大异,不遇真师,焉能知的?
什么是火?就是锻炼时的功法运用;什么是侯?就是运用的时机。运用时机就在鸿濛将判、阴阳未分之际;锻炼用功就在天人合发、有无不立之内。而且有外火候、有内火候。外火候,就是积攒五行,和合四象(塞兑垂帘,收耳调息);内火候,就是沐浴温养,防范危险。虽然内外二药相同,但是火候运用大不一样,不遇真师,怎么能知道?
夫攒簇五行,和合四象,是盗天地之生机、窃阴阳之祖气。回斗柄而转天枢,开坤门而塞艮户,其妙在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之时。此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所谓一年只有一月,一月只有一日,一日只有一时者是也。
攒簇五行,和合四象,就是盗天地的生机、窃阴阳的祖气。回光返照,打开阴跷而生阳,微妙就在于积阴之下(☷)一阳来复(☳)的时机。此时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所说的一年只有一月,一月只有一日,一日只有一时,就是指的此时。
惟此一时,易失而难寻,易错而难逢,得之则入于生道,失之则入于死道。圣人于此一时,运动阴符阳火,拔天根而钻月窟,破混沌而拈黍珠,回七十二候之要津,夺二十四节之正气。水火相济在此,金木交并在此,铅汞相投在此,安身立命在此,出死入生在此。若过此时,阴阳分离,真者藏而假者用事,已落后天,不堪用矣。
只有这一个时间,容易散失而难以寻找,容易错过而难以相逢,得到了就进入重生之道,失去了就进入死亡之道。圣人在这个时间,运动阴符阳火,拔天根而钻月窟,破混沌而拈黍珠,回七十二候之要津,夺二十四节之正气。水火相济在此时,金木交并在此时,铅汞相投在此时,安身立命在此时,出死入生在此时。如错过这个时间,阴阳分离,真潜藏而假开始作用,就进入后天,不能用了。
至于:“曲江岸上月华莹”,生药之火候;“风信来时觅本宗”,采药之火候;“水生二药正真,若得其三不可进”,老嫩之火候;“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急缓之火候;“忽见现龙在田,须猛烹而急炼;但闻虎啸入窟,宜倒转以逆施”,用武之火候;“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用文之火候;“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温养之火候;“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丹成之火候;“托心知,谨护持,照看炉中火候飞”,保丹之火候;此皆还丹之火候。
至于:“曲江岸上月华莹”,这是生药的火候;“风信来时觅本宗”,这是采药的火候;“水生二药正真,若得其三不可进”,这是老嫩的火候;“铅遇癸生须急采,金逢望远不堪尝”,这是急缓的火候;“忽见现龙在田,须猛烹而急炼;但闻虎啸入窟,宜倒转以逆施”,这是用武火的火候;“慢守药炉看火候,但安神息任天然”,这是用文火的火候;“未炼还丹须急炼,炼了还须知止足”,这是温养的火候;“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这是丹成的火候;“托心知,谨护持,照看炉中火候飞”,这是保丹的火候;这些都是还丹的火候。
若夫大丹之火候,别有妙用:“受气吉,防成凶”,结胎之火候;“混沌七日死复生,全凭侣伴调水火”,固济之火候;“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斯配当”,养胎之火候;“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抽添之火候;“丹灶河车休矻矻,鹤胎龟息自绵绵”,沐浴之火候;“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防危之火候;“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完入圣基”,胎成之火候;“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脱胎之火候;此大丹始终之火候。
至于大丹的火候,另有妙用:“受气吉,防成凶”,这是结胎的火候;“混沌七日死复生,全凭侣伴调水火”这是巩固助益的火候;“送归土釜牢封固,次入流珠斯配当”,这是养胎的火候;“用铅不得用凡铅,用了真铅也弃捐”,这是抽添的火候;“丹灶河车休矻矻,鹤胎龟息自绵绵”,这是沐浴的火候;“一日内,十二时,意所到,皆可为”,这是防危的火候;“婴儿是一含真气,十月胎完入圣基”,这是胎成的火候;“群阴剥尽丹成熟,跳出凡笼寿万年”,这是脱胎的火候;这些是大丹从开始到最终的火候。
更有内外两用之火候:“凡俗欲求天上事,用时须要世间财”,采药火候中之火候;“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结丹火候中之火候;“第七日阳复起首,别妙用混合百神”,结胎火候中之火候;“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脱胎火候中之火候;内外二丹火候之秘,于此尽矣。其中又有细微奥妙之处,是在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临时变通,非可以文字传矣。
还有内外两用的火候:“凡俗欲求天上事,用时须要世间财”,这是采药火候中的火候;“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里水银平”,这是结丹火候中的火候;“第七日阳复起首,别妙用混合百神”,这是结胎火候中的火候;“有无俱不立,物我悉归空”,这是脱胎火候中的火候;内外二丹火候的秘密,到这里都讲完了。其中也有细微奥妙的地方,就在于心领神会,把这些内容先记录下来,应用时还要变通,不是都可以能用文字传授啊。
外药了命 第八要
《悟真》云:“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缘督子曰:“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曰他家,曰虚无,则知非一身所产之物。说到此处,诸天及人皆当惊疑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人得天赋之正气,为万物之灵,具此气即具此理。
《悟真》说:“休施巧伪为功力,认取他家不死方。”缘督子说:“先天之气自虚无中来。”说他家,说虚无,就知道不是自身能产生的东西。说到这里,众多天仙与人应当惊疑啊。上天用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聚则能成形,人得到上天赋予的正气,成为万物中最具灵性的物种,具备了这种气,就具备了此中的道理。
气者,命也;理者,性也。是性命者,天之所与也。天始与之,而天终夺之,此势之所必有者。若以后天幻身之物与天争权,总在造化规弄之中,焉能脱的造化?不有金液还丹之道,妄想保全性命,万无是理。
气,就是命;理,就是性。这个性命,就是上天所给予的。上天在开始的时候给予,而上天最终也会夺走它,这种现象应验于所有的人。如果用后天的幻身与上天争权,总是在天道规律之中,怎么能够脱离天道规律?没有金液还丹之道,就妄想保全性命,绝对不是这个道理。
金液还丹之道,先天之道也。先天之道,包罗天地,运动阴阳,系天地之外机秘,故能了生死而避轮回,出凡尘而入圣基。但此机秘远隔千里,近在咫尺,可惜世人不肯认真,日远日疏,绝不返顾,自送性命。若有志士,穷究实理,忽的打破疑团,截然放下,直超彼岸,则赫赫金丹一日成,不待三年九载也。
金液还丹之道,就是先天之道。先天之道,包括了天与地,运动变化阴阳,是天地之外的机密,所以能够终结生死轮回,脱离凡尘而进入神圣之境。只是这个机密,远隔千里,近在咫尺,可惜世人不肯了解真相,日益疏远,绝对不愿回头,自己妄送了性命。如有志于修行的人,极尽探究其中的道理,豁然开悟,截然放下,就能直达彼岸,赫赫金丹一日结成,不用等待三年九载啊。
然丹成最易,而修炼甚难,使无虚实相应、阴阳变化、以术延命之道,而金丹不结。以术延命之道,乃夺天地造化之权,窃阴阳消息之机,转生杀,扭斗柄,先天而天弗违之道也。《阴符经》云:“其盗机也,天下莫能知,莫能见。”《悟真》云:“始于有作人难见,及至无为众始知。但见无为为要妙,岂知有作是根基。”
但是内丹结成最为容易,而修炼却很难。假如没有虚实相应、阴阳变化、以术延命之道,金丹就不能凝结。以术延命之道,就是夺天地创造化育的能力,获取阴阳动变的时机,转变生死,逆行斗柄,先天之道不违背任何事物规律。《阴符经》说:这些能量之间的转化,天下的人不能够看到,也不能够知道。《悟真》说:开始时依法而修众人难以看到,修炼至无为时开始为众人所知。尽管明白无为是机要玄妙,有谁知道依法而修就是丹道成就的根基。
盖人自先天失散而后,真阳有亏,形虽男子,其中皆阴,倘执一己而修,不过涕唾津精气血液,不过眼耳鼻舌身意,不过七情六欲、五蕴八识、三彭百穴,是以阴济阴,命何由接,丹何由结?故《参同》云:“牝鸡自卵,其雏不全。”此其证也。
人身自从先天之气损耗散失,真阳就有了缺损,外在形体虽是男子,内在却都已转阴。如果只凭借自身来修,不过是涕唾、津、精气、血液,不过是眼、耳、鼻、舌、身、意,不过是七情六欲、五蕴八识、三彭百穴,这是以阴济阴,性命从哪里接?金丹从哪里结?因此,《参同》说:母鸡孵没有受精的蛋,永远孵不出小鸡。这就是佐证啊。
夫丹经所谓外药者,以其我家真阳失散于外,不属于我,寄居他家,而以外名之。迷人不知,错会他字、外字,或猜为御女闺丹,或猜为五金八石,或猜为天地日月,或猜为云霞草木,以及等等有形之物。
丹经所说的外药,是指那些体内的真阳,散发于体外,不再属于我,而弥散于虚空,就用外命名。迷惑的人不明白,错误的理解为别的意思,有的猜测为御女闺丹,有的猜测为五金八石,有的猜测为天地日月,有的猜测为云霞草木,以及其他一些有形之物。
殊不知真正大药,非色非空,非有非无,乃鸿濛未判之始气,天地未分之元仁,顺则生人生物,逆则成仙作佛。圣人以法追摄,于一个时辰内结成一粒黍珠,号曰阳丹,又曰还丹,又曰金丹,又曰真铅,以此真铅点一己之阴汞,如猫捕鼠,霎时乾汞结为圣胎,此外药之名所由有也。
竟没有想到真正的大药,非色非空,非有非无,是鸿濛未判时的祖气,天地未分时的元气,顺行能生人生物,逆行能成仙作佛。圣人用法诀摄取能量,在一个时辰内结成一粒黍米大小丹珠,称为:阳丹,又叫:还丹,又叫:金丹,又叫做:真铅。用这个真铅,点化自己的阴汞,如猫捕鼠,霎时间乾汞结为圣胎,这就是外药名称的由来啊。
试细申之,“药出西南是坤位,欲寻坤位岂离人。”外药也;“初三日,震出庚,曲江岸上月华莹。”外药也;“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外药也;“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外药也;“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平”,外药也;“坎离之气和合,黄芽自生”,外药也;但药本在外,如何得向内生?药属于他,如何得为我有?
试着详细的引申外药:“药出西南是坤位,欲寻坤位岂离人。”是外药;“初三日,震出庚,曲江岸上月华莹。”是外药;“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银。”是外药;“取将坎位心中实,点化离宫腹内阴。”是外药;“偃月炉中玉蕊生,朱砂鼎内水银平”,是外药;“坎离之气和合,黄芽自生”,是外药。但是药原本在体外,怎样才能进入体内?药属于虚空,怎样才能为我拥有?
经云:“五行顺生,法界火坑;五行颠倒,大地七宝”。木本生火,今也火反生木;金本生水,今也水反生金;金木水火中藏戊己二土,和四象而配五行,一气运用,复成一太极,火功到日,炼成一粒至阳之丹,取而服之,长生不死,与天地同春,与日月争光,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者,此也。
经中说:“五行顺生,法界火坑;五行颠倒,大地七宝”。木本来生火,现在火反而生木;金本来生水,现在水反而生金;金木水火中隐藏了戊己二土,和合四象搭配五行,一气周流,复合而成为一个太极,火候功夫到一定时间,就炼成一粒至阳之丹,取而服之,长生不死,与天地同春,与日月争光。所谓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我命不由天者,就是这样啊。
噫!万两黄金买不下,十字街前送至人。金丹大道,万劫一传,至尊至贵,得之者立跻圣位,不待他生后世,眼前获佛神通,人何乐而不积德,不修道哉?
唉!万两黄金买不下,十字街前送至人。金丹大道,历经万劫,始得一传,至尊至贵,得到的人能够立刻登上圣位,不需要等到往生来世,当时就能获得佛眼神通,人间有这么好的事,为什么不积德,不修道呢?
内药了性 第九要
《道德经》云:“有欲以观其窍,无欲以观其妙。”此二语乃金丹大道之始终,古今学人之要诀。外药不得,则不能出乎阴阳;内药不就,则不能形神俱妙。上德者修内药,而外药即全;下德者修外药,而内药方就。外药者渐法,内药者顿法。外药所以超凡,内药所以入圣。
《道德经》说:“有欲以观其窍,无欲以观其妙。”这两句话就是金丹大道的始终,从古到今学道的要诀。外药不能获得,就不能逃出阴阳;内药不能完备,就不能形神俱妙。上乘根器的人从修内药开始,而外药就能全面;下乘根器的人从修外药开始,而内药也能成就。修外药属于渐法,修内药属于顿法。外药用来超凡,内药用来入圣。
“有欲观窍者”外药,窃夺造化之功,幻身上事;“无欲观妙者”内药,明心见性之学,法身上事。倘外药已得,而不修内药,即吕祖所谓“寿同天地一愚夫”耳。况大丹难得者外药,外药到手即是内药,圣胎有象,阴符之功,即在如是。
“有欲观窍者”是指外药,用于获取创造化育的功效,属于幻身上的事;“无欲观妙者”是指内药,是明心见性的学问,属于法身上的事。如果外药已经获得,但是却不修内药,就是吕祖所说的:“寿同天地一愚夫”。况且大丹难以获得的就是外药,外药到手也就是内药,凝结丹胎,进火退阴,就是这样。
《参同》云:“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所谓“无欲观妙”者,此也。“无欲观妙”者,无为之道,但无为非枯木寒灰,绝无一事之谓,其中有朝屯暮蒙、抽铅添汞、防危虑险、固济圣胎之功。所以融五行而化阴阳,以至道法两忘,有无不立,十月霜飞,身外有身,极往知来,归于真如大觉之地,即佛祖所谓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最上一乘之大道也。
《参同》说:“耳目口三宝,闭塞勿发通,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所说的“无欲观妙”这件事,就是如此。“无欲观妙”,是无为之道,但是无为不是枯木寒灰,绝对没有任何时事的说法,其中有朝屯暮蒙、抽铅添汞、防危虑险、固济圣胎的行功。所以,这个过程能够融合五行、转化阴阳,乃至道法两忘,有无不立,十月霜飞,身外有身,极往知来,归于真如大觉之地,就是佛祖所说的正法眼藏,涅槃妙心,这是最上一层的大道啊。
若非了命之后而遽行此功,根本不固,虚而不实。未曾在大造炉中煅炼出来,总然了得真如之性,若有一毫渗漏,难免抛身、入身之患。
如果不是了命之后,迅速运行这些功夫,性命的根本就不能巩固,虚而不实。没有在大造化炉中锻炼出来,纵然成就了真如之性,如有一毫渗漏,难免会有抛却真身,再入凡身之患。
后人不知古人立言之意,多以性理为不足贵,试问世间学人,有几个能明涅槃之心乎?有几个能见真如之性乎?涅槃心、真如性,净倮倮、赤洒洒、圆陀陀、光灼灼,通天彻地,非可以后天人心血性而目之。
后人不明白古人著书立说的意义,大多会认为了性的原理不重要,试问世间学道的人,有几个能明白明涅槃之心呢?有几个能见到真如之性呢?涅槃心、真如性,净裸裸、赤洒洒、圆陀陀、光灼灼,通天彻地,不是用后天的身心而能看到的。
古人亦有“了性不了命,万劫阴灵难入圣”之语,是特为未修命而仅修性者言之。若已了命,焉得不修性?若不修性,则应物固执,空有家财而无主柄。若不修性,虽幻身已脱,而法身难脱。若不修性,只可长生,而不能无生。若不修性,虽生身之初能了,而未生之前难全。内药了性之功,所关最大,无穷的事业,皆要在此处结果,何得轻视性乎?
古人也有“了性不了命,万劫阴灵难入圣”的说法,是专门为不修命而只修性的人说的。如果已经了命,怎么能不修性?如果不修性,则遇事不能变通,空有万贯家财而不能使用。如果不修性,只可以长生,而不能无生。如果不修性,虽然生身之初能了,而未生之前难全。内药是了性的功夫,所以关系最大,无穷的事业,都要在此处有个结果,怎能轻视修性呢?
吾愿成道者,未修性之先,急须修命;于了命之后,急须了性。阴阳并用,性命双修,自有为而入无为,至于有无不立,打破虚空,入于不生不灭之地,修真之能事毕矣。
我希望成就丹道的人,在没有修性之前,必须先修命;在了命之后,必须要了性。阴阳并用,性命双修,从有为而进入无为,一直到有无不立,打破虚空,进入不生不灭之地,修真这件事就完成了。
原文引自: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书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