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内修十论

经典导读26阅读模式

经典导读:内修十论

一、论打坐

坐久则身劳,既不合理,又反成病。但心不着物,又得不动,此是真定正基。

打坐时间过久身体就会疲劳,既不合理又会造成宿病。但是,内心空明,身体又能安静不动,才是真正修定的基础。

用此为定,心气调和,久益清爽。以此为念,则邪正可知。若能心起皆灭,永断觉知,入于忘定。倘任心所起,一无收制,则与凡夫不别。

用这样的方法修定,心气自然调和,日益神清气爽。保持这种心念,就很容易分辨邪正。如果把心中升起的杂念都能消灭,长时间隔绝感觉认知,就能进入忘我的入定状态。倘若任由心中杂念升起,没有任何的收敛和制约,就与常人没有区别。

若惟断善恶,心无指归,肆意浮游,待自定者,徒自误耳。若遍行诸事,言心无所染,于言甚善,于行极非,真学之流,特宜戒此。

如果只是断绝了善恶,心意没有明确的方向,由着性子随思而想,等到能够自然入定,不过是自行进入了误区。如果广泛的参与社会活动,说心中没有杂念,这种言辞非常好,但是对于行为却极其错误,真正的学道的人,特别要戒除这种情况。

今则息妄而不灭照,宁静而不着空,行之有常,自得真见,事或有疑,且任思量,令事得济,所疑复悟,此亦生慧正根。悟已则止,必莫有思。思则以智害性,为子伤本。虽骋一时之俊,终亏万代之业。

当下能够停止妄念而继续观照,宁静中不落于顽空,把行功作为常态,自然获得真见。遇事偶有疑问,就任由思想飞扬,把事物原委想通,这个疑惑就变为开悟,这也是生发智慧的根本。想通了就停止思考,不是必须进行思考。思考就是用智慧损害本性,是为子伤害了本体,虽然能逞一时之能,最终毁坏万代功业。

一切烦邪乱想,随觉即除。若闻毁誉善恶等事,皆即拨去,莫将心受。受之则心满,心满则道无所居。所有见闻,如不见闻,即是诸事万物不入于心。心不受外,名曰虚心。心不遂外,名曰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

所有的烦乱、邪念、杂想,一旦感觉到出现,要随即消除。如果听到褒贬、善恶的一些事,都要即刻排除,不要让心情受到影响。接受外界影响多了,心中就没有了空余,没有空余,道就无处安放。所有的见闻,如果都能见而不闻,就是万事万物不入于心。内心不接受外界事物,就叫做:虚心。内心不顺应外界事物,就叫做:安心。心神安定而虚空,大道自然能来定居。

二、论虚心

经曰:人能虚心,虚非欲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住着,外行亦无所为。非净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挠。实则顺中为常,权则与时消息。苟免诸累,是其智也。

经典中说:人能够虚心,虚心虽然不是想追求大道,大道也能自然回归于心。内心既没有杂念,外在也没有作为,既不洁净也不污秽,因此毁损和赞誉就无处发生。既不智慧也不愚钝,因此利益和祸害就没有理由牵扯。事实就是要以中道为日常准则,随时应变。这样就能暂时避免一些杂事的影响,这是一种智慧啊!

若非时非事,役思强为者,自为不着,终非真学。何耶?心如眼,纤毫入眼,眼即不安。小事关心,心必动乱。既有动乱,难入定门。

如果不合天时,不合人事,就想着强行作为的人,这种行为不得当,最终无益于真正的学道。为什么呢?内心如同人的眼睛,极其细微的东西进入眼睛,眼睛就会不舒适。小事记在心上,内心必然动荡混乱,既然造成了内心的不安,就难以进入大定之门。

修道之要,急在除病,病若不除,终难得定。犹如良田,荆棘不除,嘉禾不茂。爱欲思虑,是心荆棘,若不剪除,定慧不生。此心由来依景,未惯独立,乍无所托,难以自安,纵得暂安,还复散乱。随起随灭,务令不动,久久调熟,自得安闲。

修道的要点,先要消除身心疾病,身心疾病如果不能消除,最终难以获得入定。就好比良田,不把荆棘除尽,禾苗就不能茁壮生长。情爱、欲望、思虑,就是心中的荆棘,如果不剪除干净,定慧就不能发生。常人的心境从来都是依靠外景充实,没有习惯独立静守,一时没有了依托,就难以自行安定,纵然能够暂时安定,还会恢复散乱。只有随着杂念的升起随时消灭,务必使内心不动,经过长时间的调整,自能获得安定沉静。

无论昼夜,行住坐卧,及应事接物,当须作意安之。若未得安,即须安养,莫有恼触。少得安闲,即堪自乐,渐渐驯狎,惟益清远。且牛马家畜也,放纵不收,犹自生梗,不受驾御;鹰鹯野鸟,为人把戏,终曰在手,自然调熟。心亦如是,若纵任不收,惟益粗疏,何能观妙。

无论白天黑夜,行站坐卧,以及待人接物,必须有意识的安静下来。如果不能够安静,就需要进行安养,不能接触烦恼的事物。心中稍微有了一些安然,即可从中获得快乐,逐渐的降服了内心的杂乱,就能使人神清气爽。也像是牛马等家畜,如果放纵不收拢,仍然桀骜不驯,就无法驾驭。鹰和鹯这种野鸟,被人用来演戏法,整日拿在手中,就是被教调的很熟练。内心也是这样,如果自我放纵不知约束,就会变得粗俗浅薄,怎么能观察大道的微妙呢?

三、论不染

或曰:夫为大道者,在物而心不染,处动而神不乱。无事而不为,无时而不寂。今独避动而取安,离动而求定。劳于控制,乃有动静。一心滞于住守,是成取、舍两病,都未觉其外执,而谓道之阶要,何其谬耶?

有的人说:修行大道的人,在名利面前而内心没有欲望,身处变化之中而心神不乱。没有事情就不去作为,任何时间都能沉寂下来。现在唯独避开活动而取安静,甚至脱离活动而求虚定。不断的努力调控,才有了动静变化。如果只想着虚静,就会进入取舍的两难之境,都没有发觉这件事的错误,还认为是修道的重要阶梯,为什么有这样的错误呢?

答曰:总物而称大,通物之谓道,在物而不染,处事而不乱,真为大矣,实为妙矣。然吾子之见有所未明,何者?子徒见贝锦之辉煌,未晓如抽之素丝。才闻鹤鸣之冲天,讵识先资于谷食。蔽日之干,起于毫末。神凝至圣,积习而成。今徒知言圣人之德,而不知圣人之所以德也。

回答说:宇宙万物称为大,通达万物称为道,在名利面前而没有欲望,身处变化之中而心神不乱,真的很伟大啊,其实是很高妙啊。然而你的见解还有不明确的地方,为什么?你只是见到了贝锦的绚丽,却不知道是由素丝织成。刚刚听到的白鹤一鸣冲天,哪里知道它是依靠吃谷物慢慢长大。遮蔽天日的大树,起始于幼小的苗木。精神高度集中的圣人,也是通过学习实践积累而成。而今只是听说了圣人的品德,却不知道圣人为什么有这样的品德啊。

四、论简事

修道之人,莫若简事。知其闲要,识其轻重,明其去取。非要非重,皆应绝之。犹人食有酒肉,衣有罗绮,身有名位,财有金玉,此皆情欲之余好,非益生之良药。众皆徇之而自致亡败,何迷之甚也。

修道的人,没有比过简单做事。要知道事情的缓急,能分辨事情的轻重,明白取舍。不是急需和重要的事,都应该割舍。就好像食物中的酒肉,衣物中的丝绸,身体上的名誉地位,财富中的金器玉石,这些都是情欲中多余的爱好,不是有益于生命的良药。众人都因为谋求这些而导致死亡衰败,为什么这么糊涂啊。

五、论真观

夫真观者,智士之先觉,能人之善察也。一食一寐,俱为损益之源;一行一言,堪作祸福之本。巧持其末,不若拙守其本。观本知末,又非躁竞之情。收心简事,曰损有为。体静心闲,方可观妙。

所谓的真观,就是智者的先见之明,能人的善于观察。一餐饭,一瞌睡,都可以成为损益的来源;一行动,一句话,都可以作为祸福的根本。能够巧妙的掌控事物变化,不如静守于不变。观察事物的本源就能知道最终的结果,这不是那些浮躁的人能做到的。收敛内心,简单处世,就是减少有为。身体安静,心情闲雅,才可以观察到万物的微妙。

然修道之身,必资衣食。事有不可废,物有不可弃者,须当虚襟以受之,明目而当之。勿以为妨,心生烦躁。若因事烦躁,心病已动,何名安心。

然而用来修道的身体,必然需要衣物和食物。有些事不可以偏废,有些物也不可以抛弃,应当虚心接受,要正确看待这些。不要因为这些事情妨碍了修行,使内心生出烦躁。如果因为这些事而烦躁,就已经有了心病,怎么能叫做安心。

夫人事衣食,我之船舫也,欲渡于海,必资船舫。因何未度,先废衣食。虚幻实不足营为,然出离虚幻,未能遽绝。

人间的世事和衣食,是我修行的渡船,想要渡过苦海,必须依靠渡船。有什么理由还没有得度,就先废了衣食。虚幻的东西确实不值得追求,然而想要脱离虚幻,也不能过早的断绝。

虽有营求,莫生得失之心。有事无事,心常安泰,与物同求不同贪,同得而不同积。不贪故无忧,不积故无失。迹每同人,心常异俗。此言行之宗要,可力为之。

虽然有所追求,也不要患得患失。无论有事无事,内心要保持安定平静,修道的人与世人对物质有同样的需求但不贪婪,同样需要获得衣食而不过多积累。因为不贪婪所以就没有忧患,因为不积累所以就没有损失。行为虽然与世人相同,但内心却异于世俗。这是修行的根本要点,可以努力践行。

六、论色迹

前节虽断缘简事,病有难除者,但依法观之。若色病重者,当知染色都由想耳。想若不生,终无色事。当知,色想外空,色心内忘,忘想心空。惟有智者,善观而达识之,乐天知命,故不忧贫病之苦也。

前面章节讲了断除尘缘、简单处世,身心疾病也有很难消除的,可以用下面的方法来观察。如果是物欲深重的人,就应当知道物欲都是想出来的。没有这些想法,就没有了物欲的追求。应当知道对物欲的想象就是妄想,妄想让内心失去方向,消除妄想方能内心空明。只有那些有智慧的人,善于观察才有这种认识,能够乐天知命,所以不会忧患贫穷或疾病带来的困苦。

经云:天地不能改其操,阴阳不能回其孽。由此言之,真命也,又何怨焉。譬如勇士逢贼,挥剑当前,群凶奔溃,功勋一立,荣禄终身。今之贫病恼乱我身而寇贼也,立刻正心,则勇士也。恼累消除,则战胜也,湛然常乐,则荣禄也。

经典中说:天地不能改变人的命运,阴阳不能修复人的业力。依据这些说法,命运对人的影响是真实存在啊,又有什么可抱怨的。就像勇士遇到贼寇,挥舞宝剑,拿在胸前,把一群凶徒击败,立功受勋,获得一生荣耀。当下的贫困、疾病困扰身体就像贼寇,能够立刻调正心念就是勇士。消除了众多烦恼,就是战胜。能够湛然常乐,就是一生荣耀。

凡有苦事来迫我心,不以此敌之,必生忧累,如人逢贼,不立功勋,弃甲背军,逃亡获罪。去乐就苦,何可悯哉。若贫病交侵,当观此苦由我有身。经曰:及吾无身,吾何有患。

凡是遇到困苦的事情扰乱内心,不把它看做敌人,必然生出忧患,如同战士遇到贼寇,不挺身而出,反而放下盔甲逃离,必然获罪。去掉了快乐就会痛苦,这些人不值得怜悯啊。如果贫病交加,就应当能够观察到,这些苦都是由于我有肉身存在,经典中说:到了我没有肉身了,我怎么会有祸患。

七、论泰定

泰定者出俗之极也,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取无舍,寂灭之至。无心以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

泰然入定是脱离尘俗的最高境界,是修行大道的基础,是习练松静的成功标志,是修持安心这件事的完成。身体如同枯木,心念犹如死灰,没有了得失观念,寂静中脱离一切外相。无需刻意而自然入定,无时不刻处于定态,因此叫做:泰定。

庄子曰:"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宇,心也,天光,慧也。心为道之区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是人有。故曰:天光。但以贪爱浊乱,遂至昏迷。性迷则慧不生。

庄子说:处天地之间能够泰然入定,源发于天道场能。宇,就是心性,天光,就是智慧。心是载道之器,心境虚静至极,则大道才能安居,智慧得以生发。智慧出自本性,不是人身固有,所以称为:天光。但是终日贪欲、情爱、意识浑浊散乱,就会导致神识昏沉无主,本性迷失则智慧不生。

慧既生矣,宝而怀之,勿以多知而伤于定。非生慧难,慧而不用难。自古忘形者众,忘名者寡。慧而不用,是忘名也,天下希及之,故为难。贵能不骄,富能不奢,为无俗过,故得常守富贵。定而不动,慧而不用,故得深证真常。

智慧能够生发了,要象宝物一样珍藏它,不要过多的使用而损伤了泰定。生发智慧不难,有了智慧不用才难。自古以来能够忘却形体的人众多,能够忘却名誉的人稀少。慧而不用,就是忘却名誉,天下很少人能够做到,因此说很难。地位高贵而不傲慢,生活富裕而不奢侈,在世俗中就没有过失,因此能够获得富贵长久。入定而不动,生慧而不用,因此才能深入修证真如本性。

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天。知而言之所以人。古之人天而不人。又曰:古之治道者,以恬养智。智生而无以智为也,谓之以智养恬。智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出其本性也。恬智则定慧也,和理则道德也。有智不用而安且恬,积而久之,自成道德。自然震雷破山而不惊,白刃交前而不惧,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如溃瘤。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心之虚妙,不可思议。

庄子说:明白大道容易,不去说道很难。明白了而不言说是回归天道,明白了就去讲说是趋向人道,古人回归天道而不趋向人道。他又说:古代修道的人,是以恬淡培养智慧,智慧生发了也不去运用,这就是用智慧培养恬淡。智慧与恬淡相互滋养,应和大道之理就从本性中显现出来。恬淡中生发的智慧,就是定中生慧,应和大道之理就是道德。有了智慧不去运用而能安定、恬淡,日积月累,久而久之,自然成就道德。自然能够震雷破山而不惊,白刃交前而不惧,视名利如过隙,知生死如溃瘤。意识不散乱就能够够凝神一处,心性的微妙,真是不可思议。

八、论得道

夫道者神异之事,灵而有性,虚而无象,随迎不测,影响莫求,不知其然而然。至圣得之于古,妙法传之于今。道有深力,徐易形神,形随道通,与神合一,谓之神人。神性虚融,体无变灭,形以道通,故无生死。隐则形同于神,显则神同于气。所以踏水火而无害,对曰月而无影。存亡在己,出入无间。身为泽质,犹至虚妙,况其灵智益深益远乎。

得道是件神异的事,灵动而有性情,虚浮而无形象,迎面相遇而无法预测,没有影子也没有声音,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崇高的圣人在古代就获得了这个方法,一直传承到现在。大道具有深厚的力量,能够逐渐改变人的形体和精神,形体随大道而通,与精神合一,就叫做神人。神识与本性相融合,身体在互变中转化,外形与道相通,因此就没有了生死。隐藏时外形与神相同,显现时神相同于形气,所以能够入水不溺、入火不焚,相对日月而没有身影。得道后生命可以自我掌控,能够自由出入多维时空。此时的身体已化为长生基质,至虚至妙,何况对于灵性智慧深远的影响啊。

生神经云:身神并一,则为真身。又西升经云:形神合同,故能长久。然虚无之道,力有浅深,深则兼被于形,浅则惟及于心。被形者神人也。及心者但得慧觉,而身不免谢。何者?慧是心用,用多则心劳。初得小慧,悦而多辩神气漏泄,无灵光润身,遂至早终,道故难备。经云尸解,此之谓也。是故大人,舍光藏辉,以斯全备。凝神宝气,学道无心,神与道合,谓之得道。

生神经说:身形和阳神合并为一,就为真身。还有西升经说:身形与阳神合并相同,因此能够长久。然而,对于虚无之道的修炼,道力有深浅之别。道力深厚的能够形神合一,道力浅薄的只能明心见性。形神合一的就是神人,明心见性能够获得智慧觉悟,而身体难免凋谢。为什么?智慧是心的作用,用多了就劳心,刚开始获得智慧,就高兴的去运用分辨,神气自然被泄露,没有灵气滋养身心,生命就会过早凋零,修道因此很难圆满,经典中的尸解,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那些修行深厚的人,会放弃荣耀、藏才隐智,用这种方式获得圆满。凝神于体内,宝气而不泄,以无心之心,使神与道相合,就称为得道。

经云:同于道者,道亦得之。山有玉,草木以之不凋。人怀道,形骸以之永固。资熏曰久,变质同神。炼形入微,与道冥一。智照无边,形超靡极。总色空而为用,舍造化以成功。真应无方,其惟道德。

经典中说:与道一样的人,道也会与他一样。山中有玉石,草木依赖它而不凋谢。人与道相合,形体依赖它就能永生。熏陶的时间越久,形体质变与阳神相同。炼形进入微妙境界,就与道浑然一体了,智慧广大无碍,神游无边无际虚空。最终通过放下一切外缘,舍弃创造化育而获得成功。得道就可以突破时空限制,获得这种成就只有道和德。

九、论枢翼

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绝,无以干心。然后内观正觉,觉一念起,即须除灭。随起随灭,务令安静。其次,虽非有贪着,浮游乱想,亦尽灭除。昼夜勤行,须臾不替。惟灭动心,不灭照心,但凝空心,不凝住心。不依一法,而心常住。此法玄妙,利益甚深。

要想修道成真,先要去除不合正道的行为。外界杂事都要断绝,不能有任何干扰。然后内观气穴,端正觉悟。感觉有一丝杂念升起,须要即刻消除。随起随灭,务必使自己保持安然舒静。其次,虽然没有贪欲的念头,对于胡思乱想,也要务必除尽。日夜努力修行,片刻都不要停顿。只要灭除不安之心,不要灭除观照之心,仅凝神于空灵之心,不要凝神于僵守之心。不依赖任何方法,也能使心境安静下来,这个方法很玄妙,对于修炼的好处很大。

自非夙有道缘,信心无二者不能。若有心倾至道,信心坚切,先受三戒,依戒修行,敬终如始,乃得真道。其三戒者:一曰简缘;二曰除欲;三曰静心。勤行此三戒,而无懈退者,则无心求道,而道自来。

倘若不是天生就有修道的缘分,信心特别专一的人不能成功。如果有心向往修行大道,信心也比较坚强,要先受三戒,依照戒规来修行,始终如一,就能获得成道。三戒是指:简缘,除欲,静心。努力依照此三戒修行,不懈怠,不退缩,无心求道而道也会自来。

经曰:人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由此言之,简要之法,可不信哉!然则凡心躁竞,其来固久,依戒息心,其事甚难。或息之而不得,或暂停而旋失,去留交战,百体流汗。久久行持,乃得调熟。莫以暂收不得,遂废千生之业。

经典中说:人能够长久保持清静状态,天地精华就都能够归依于他。从这句话来说,这个简要的方法,不可不信啊。然而凡是那些心中躁动不安、急功近利,由来已久的人,依照戒规平息内心,这件事也是很难。或者平息了心性也难成功,或者一旦停顿就前功尽弃,进退两难,身心憔悴。只有长期的操行持守,才能调整纯熟,不要以暂时没有功效,随便放弃了长生大业。

少得静己,则于行住坐卧之时,涉事喧闹之所,皆须作意安之。有事无事,常若无心。处静处喧,其志惟一。如束心太急,则又成疾,气发狂痴,是其候也。心若不动又须放任,宽急得中,常自调适。制而无着,放而不逸。处喧无恶,涉事无恼,此真定也。

心境开始能渐渐安静了,在行住坐卧中,在做事喧闹的地方,都要用意识让心安定下来。无论有事无事,常常如同无心。无论环境安静还是喧闹,意识保持不变。如果约束心性太急,就会造成疾患,气冲、癫狂、痴呆,就是一种病变。心神僵化又需要有一些释放,要急缓有度,以中道为宜,需要经常自我调节。制约而不束缚,放任而不闲逸。身处喧闹而不厌恶,涉及世事而不烦恼,这种境界是真正的定态。

不以涉事无恼,故求多事。不以外喧无动。故来就喧。以无事为真宅,以有事为应迹。若水与镜,遇物见形。善巧方便,惟能入定。发慧迟速,则不由人。勿于定中急急求慧。求慧则伤性,伤性则无慧。不求慧而慧自生,此真慧也。

不要因为涉及世事无烦恼,因此而多管闲事。不要因为身处喧闹不厌恶,因此就前往喧闹之地。要以无事为修炼的基本环境,以有事为应对事物的考验,如同水与镜子,遇到物体方映现图像。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也能进入定态。定中生慧的快慢,则因人而异,不要在修定中着急生慧,求慧就伤了本性,伤了本性就没有慧的生发,不求慧而慧能够自生,才是真正慧觉的体现。

慧而不用,实智若愚,益资定慧,双美无极。若定中念想,则多感众邪百魅,随心应现。惟今定心之上,豁然无覆;定心之下,旷然无基;旧孽曰消,新业不造;无所缠碍,迥脱尘网,行而久之,自然得道。

慧觉发生了也不要运用,大智往往若愚,用大智若愚助益定慧,是双全其美的最高境界。如果定中出现杂念,就会感应众邪百魅,随杂念而应现。只有当下定心不动,心境才能豁然开朗。在入定状态中,豁然通晓万物之理,旧孽日渐消除,新业不再制造,没有了丝毫挂碍,脱离世俗烦恼和束缚,经过长期修持实行,自然得道。

夫得道之人,心身有五时七候。心有五时者:一、动多静少;二、动静相半;三、静多动少;四、无事则静,遇事仍动;五、心与道合,触而不动。心至此地,始得安乐。罪垢灭尽,无复烦恼。

得道的人,身心有五时七候。心有五时是指:一、动多静少;二、动静相半;三、静多动少;四、无事则静,遇事仍动;五、心与道合,触而不动。心性修到这种境界,才开始获得安静喜乐。所有的罪业全部消除,不再有所烦恼。

身有七候者:一、举动顺时,容色和悦;二、宿疾普消,身心清爽;三、填补夭伤,还元复命;四、延数千岁,名曰仙人;五、炼形为气,名曰真人;六、炼气成神,名曰神人;七、炼神合道,名曰至人。若久学定心,身无五时七候者,促灵秽质,色谢归空,自云慧觉,复称成道,实所未然。

身有七候是指:一、起居顺应时节,面色和悦;二、陈旧疾患全部消除,身心清爽;三、填精补元,健康长寿,返老还童;四、延年数千岁,名字叫做:仙人;五、炼形化气,名字叫做:真人;六、炼气化神,名字叫做:神人;七、炼神合道,名字叫做:至人。如果长期学习定心,身体没有五时七候的体现,那么他就不会长寿,身体依然污秽,命终时也一无所有。有人自己说有了慧觉,还自称已经得道,实际却不是这样。

十、论坐忘

常默元气不伤,少思慧烛内光。

默,就是闭口,少说话元气不伤。思,就是杂念,没有了杂念,慧光自现。

不怒百神和畅,不恼心地清凉。

怒,主肝气,主神经,不怒百脉和畅。恼,主肺气,为肃降,不恼才能泻火得清凉。

不求无谄无媚,不执可圆可方。

求,就是有欲望,无求品自高。执,就是偏执,不执才能可圆可方。

不贪便是富贵,不苟何惧君王。

贪,就是不知足,知足者富。苟,就是贪图,无所图谋则无所畏惧。

味绝灵泉自降,气定真息日长。

味,就是美味,不贪美味而口内自产琼浆。定,就是定态,定中真息绵绵若存。

触则形毙神游,想则梦离尸僵。

触,就是动心,心驰则神往,神离则形毙。想,就是妄想,妄想则噩梦纷纷。

气漏形归垄上,念漏神趋死乡。

气漏,就是身漏,精气耗尽终归土冢。念漏,就是神漏,绕不开七情六欲神赴死乡。

心死方得神活,魄灭然后魂强。

人心死方得元神活,阴魂灭然后阳魄强。

博物难穷妙理,应化不离真常。

广泛观察也难了悟大道,把握自然规律离不开真如本性。

至精潜于恍惚,大象混于渺茫。

先天精气潜藏于恍兮惚兮之时,内景实象混杂于清晰模糊之间。

道化有如物化,鬼神莫测行藏。

修道的变化如同万物化育,无法预测,悄然发生而无痕迹。

不饮不食不寐,是谓真人坐忘。

少饮、少食、少睡,这就是:真人坐忘。

 

经典导读:内修十论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易 麟 发表于 2024年6月28日 09: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