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Humanitas研究医院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研究团队发现:食盐可能具有增强免疫系统抗癌能力的潜力。一项发表在《自然·免疫学》上的研究,揭示了食盐在激活和增强T细胞抗癌功能方面的作用,为癌症治疗带来了新的启示。研究表明高盐不仅能影响T细胞的基因表达,还能改变其代谢特性。在细胞功能层面,观察到高盐处理的T细胞产生了更多的干扰素-γ(IFNγ)和脱颗粒标志物CD107a,这两项指标均与T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密切相关。
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一项特别的膳食实验,它们被喂食含有4%盐分的食物和1%盐分的水,采用这种高盐饮食(HSD)方案让小鼠自由取食。在评估高盐饮食对肿瘤生长的影响时,研究人员发现,与正常饮食(NSD)的小鼠相比,采用高盐饮食的小鼠肿瘤生长受到了明显的抑制。尽管目前食盐的抗癌效果还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但研究中提到,通过氯化钠处理T细胞,可以增强T细胞治疗在小鼠身上的抗癌效果。
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淋巴干细胞,在胸腺中分化、发育成熟后,通过淋巴和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的免疫器官和组织中,从而发挥了免疫功能。T细胞的来源是骨髓,在《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到:“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也就是说高盐的饮食,可以增强肾脏机能,肾脏机能得到增强以后,其生髓能力得到提高,骨髓功能就得到强化,其生化能力就会越发强大,大量的淋巴干细胞被骨髓制造出来,转化为T细胞参与到免疫系统中,使一些病灶组织得到抑制。由此,从中华传统医学经典中就不难发现,高盐饮食影响人体免疫系统的机理:咸生肾→肾生骨髓→骨髓生淋巴干细胞→淋巴干细胞→发育为T细胞,T细胞就是免疫系统中的精兵强将。在人体内识别并杀死被病毒感染的细胞,调节、控制自身免疫反应,都有赖于T细胞的参与,因此,高盐饮食在提高免疫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但是,依靠高盐饮食来提高免疫力是否可行呢?未必尽然。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讲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就是说饮食过于高盐,咸助肾,肾主骨,就会造成骨头粗大,肾气过旺不固就会气虚,血流不畅就会肌肉萎缩,肾主水,水克火,心气还会受到抑制,这就是高盐饮食对人体造成的危害。
既能提高免疫力还能避免高盐饮食对人体的危害,怎样取舍就非常重要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提倡食盐的例子,例如:服用六味地黄丸或者滋肾育胎丸时,医生会建议用淡盐水送服,采用淡盐水送服 引药入肾经,可以增强其药效。还有一些重体力劳动者,能够感觉到吃盐少就没有力气,干力气活就一定要多吃盐,食盐在这里起到了补益肾脏的作用,肾藏精,精化气,精足才能气实,气实就有了力量。
地理环境的不同,也会造成口味的差异。例如:北方饮食口味偏咸,东南方口味偏甜。尤其是北方的鲁菜最偏于咸味,因为山东的地理位置处于东部偏于木旺,南方降雨带过淮河后逐步减弱,就形成了一种木旺水弱的态势。木旺就需要水的滋养,天气不能给予的就从饮食上找补,咸味入肾,肾属水,水又生木,这种作用关系使生活在齐鲁大地的群体,对于咸味就有些偏爱起来。东南部沿海地区那些偏于甜味的群体,是受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东南部沿海地区,地理环境偏于水旺,水过旺则会克火,就需要抑制,甜味主土,土能克水,水不过旺才能水火既济。偏食口味就是人体为了适应生存环境,形成的一种自我调节机制。
还有一些人进入老年阶段以后,口味也会变得浓重起来,除了味蕾退化需要刺激的影响,肾气衰退需要补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到了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就是说在相应脏腑发生病变时,人的口味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综上所述,饮食口味的形成与生活环境和体质状况密切相关,一味的强调少盐或者多盐,都无益于人类的自然生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只有适应相应的地理环境,适宜自身体质状况的饮食口味,才是最有益于自身的饮食方式。这种方式就是生活在哪里就吃在哪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自然而然,顺其自然,就能够成乎天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