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探索:辟谷中的“饿”与“馋”

生命探微1,009阅读模式

生命探索:辟谷中的“饿”与“馋”

在辟谷过程中最先出现的不良反应就是饥饿感,然后就是强烈的想吃东西,再然后就是乏力和疲惫了。出现了乏力和疲惫后,如果信心再不坚定的话,辟谷就会失败。所以,在辟谷的开始阶段,如能处理好“饿”与“馋”,才能使辟谷进一步往下推行,辟谷到一定阶段,其养生效应才会相应出现。

生活中常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的说法,也就是说再坚强的人也得吃饭,而且吃饭更重要,因为一顿不吃饭会饿的发慌,为什么一顿不吃就会饿的发慌呢?这是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还有,我们日常中也有过这样的经历:由于工作太忙或者其他事物缠身,到吃饭时间了却没能去用餐,肚子确实有些饿,只得坚持着继续工作,过了一段时间后,又不觉得饥饿了,本来刚才还饿的发慌,怎么过了吃饭的时间后又不饿了呢?到底什么是饥饿?它是人体缺少能量的反应,还是只是一种生理的感觉?饥饿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人类在自然环境中通过有规律的长期生活,使人体逐渐形成了一种生物钟机制,人体的生理机能会随着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周期性节律变化。有时间规律的一日三餐,会使人体的消化系统,到这个相应时间就开始蠕动、分泌消化液,而且他们的工作非常守时。分泌的消化液在还没有食物的掺合的状态下,就会直接刺激肠胃黏膜,胃和十二指肠区域就会产生不适感,此时,如能马上进餐,当食物进入了胃肠,就会与先前分泌的消化液混合,淡化的消化液对肠胃黏膜就减少了刺激,人就会觉得不饿了。如果,消化腺分泌开始工作后,不能够马上就用餐,那么此时胃液、胰液、胆汁等就会很快进入小肠,刺激小肠黏膜,使小肠产生不适,小肠与心脏相表里,进而影响心脏,就会产生心慌的感觉。就这样继续忍着,过了半个小时又不饿了,这是为什么呢?消化系统的工作时间结束了,消化腺的分泌减缓了,少了那些腺液的刺激,肠胃变的舒服了。这就是饥饿产生的机理,很显然饥饿产生于消化液对肠胃黏膜的刺激,是一种感觉,而不是身体开始缺少能量了。明白了这个原理以后,吃饭对于人体来说,显得就没那么重要了,现在很多宗教界的人士和一些养生家在奉行日中一餐,都获得了很好的养生成果。

能够过了饥饿这一关,接下来的就是“馋”了,就是出现了强烈的食欲,原来不爱吃的东西,也强烈的想尝一尝,脑海中幻想出的都是各种美味。这就是人本能的欲望开始出现了,吿子曰:食、色,性也。食和色是动物生存、繁衍、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动物的本能,人类再高级有这身血肉之躯的困扰,也脱离不了动物的本能,也就是说“馋”是一种正常的本能反应。那么,在辟谷过程中怎样才能减缓这种“馋”的欲望带来的困扰呢?我们最常用的方法是观想法,就是去观想一餐美食的旅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进入你的口中,在口中咀嚼品味,然后咽下,通过食管进入胃部,在消化液和胃蠕动的作用下,原先的食物已经失去原来的样子变成了流质桨状,然后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在小肠内经过消化液各种酶的作用变成桨沫状,分解为人体所需物质进行吸收,分解吸收后的剩余残渣进入大肠,脱水后再次凝结成形,最后,进入乙状结肠到直肠,通过肛门排出体外。这就是一顿美餐的旅行,再好的美味最后也得变成粪便,再香的美食最后都会变的臭不可闻,哎——,世间还有什么可以馋的!所谓美味,不过是食物刺激了舌头味蕾产生的一种快感,与自身的营养和需要没有必然联系,所以,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人本性的欲望,往往反而制约了人对于自身生命价值的挖掘和探究。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易 麟 发表于 2019年8月20日 1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