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漫谈:对境无心莫问禅

五行养生3,232阅读模式

五行漫谈:对境无心莫问禅

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

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

唐咸通年间,吕洞宾游归宗寺题的这首小诗,反映出了吕祖当时的一种心境,也是他修道历程中的一种人生态度,这种心境虽然不是修道的终极状态,但也是修炼的必由之径。通过这首小诗,我们沿着吕祖的心路历程,来体味一下修道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心境状态,“道”该怎样走?“路”又在何方?

“一日清闲自在仙”,在一天中如果能够做事不杂乱,自然有序就是清。凡事不匆忙,不着急就是闲。自在就是生活节奏能够自我控制,没有任何拘束,想做什么,能够由心去做。能够有一天这样的生活状态,就是一天神仙般的日子。这种看起来很简单的的生活,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了。朋友的攀比、家人的期望、领导的呵斥,这些都无法让你放缓脚步,匆匆忙忙一天,匆匆忙忙一年,匆匆忙忙十年,匆匆忙忙的一生,一直不得停歇。好像那种清闲自在的生活只会属于那些成功以后的人士,其实任何人只要能够放下过多的物欲追求,当下就是清闲自在的神仙。

正如那个富翁和渔夫的故事:富翁在海边度假,见到一个衣衫朴素晒着太阳垂钓的渔夫。富翁看到他这样清闲就说:我告诉你如何成为富翁吧,首先,你可以借钱买条船,用这条船去打鱼,赚了钱再雇人干,获取更多利润。然后买条大船,打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渔夫说:赚更多的钱干什么呢?富翁说:你就可以像我一样到海滨度假,晒太阳,钓鱼,享受生活了。渔夫听完哈哈大笑,我现在的生活不就是你说的那样吗?孩童时幸福很简单,成年了简单才幸福。

“六神和合报平安”,六神是道教术语,是指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故称为“六神”。和合就是指人的脏腑气机能够不争而能合作共处,实际就是指人的五脏六腑气机需要能够和谐周流,身体才能获得平安健康。五脏六腑气机的调和,就是人体五行气场的调和,人只要能够合道而行,在天人合一的作用下,六神就是和合的,身体就是健康的。

“丹田有宝休寻道”,在上乘修炼中丹田分了三个部位,即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三个部位作用不同,“有宝”就是指在这些部位有了能量,随着能量的增加,这些部位的机能就会发生由量到质的转变,这些转变都是道家修炼的上乘果位。例如:中丹田和下丹田能量激发以后,就会出现性命相交而结圣胎。上丹田能量激发以后,就能够打开玄关,照见多维宇空。三个丹田能量都被激发以后,就是举宅飞升的生命自控。“丹田有宝休寻道”就是上乘修炼的天机直透,你丹田已经“有宝”了,何必再去寻道呢?

“对境无心莫问禅”,修道是从法上走,坐禅却从心中求,法异而理同,一种是通过修行来求证大道规律,一种是通过明心而照见万物本性。在修行中如果终日触景生情,见异而思迁,任何外界事物都会触动你的内心,这就如同一个被灰尘蒙蔽的镜子,怎么会照见任何真实的影像呢?对境无心就是在任何环境中,不被环境所左右,对任何事物无所住心,无所用心,无所动心,是为无心,这种心境也就是禅的境界了,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无需去问怎样修禅了。

短短四句小诗,道破了多少大道真理,这就是“越是真理越明了”。妙诀自在经典中,多读传统文化经典,沿着古代圣贤的足迹,就会很容易找到修行的正确路线,所谓学习就是仿照,仿照成功者的方法,揣摩先哲们的心路,他就会象明灯一样照亮你前行的每一步,并陪伴你一路前行。

 

 

 

继续阅读
 
  • 本文由 易 麟 发表于 2019年8月20日 18: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