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近一段时间有些同学询问,什么是量子?什么是量子产品?什么是量子催眠?等等一些相关问题,量子这个概念在科学界提出的很早,但其广泛的被公众所知,只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大家都开始关心科学了,这说明大家求知的欲望提高了,这都是好事。在此以前,我也没有对量子进行过详细了解,这方面是个标准的科盲,只好找些资料来脑补一番。在奠定量子理论的大师们的经典中,几经辗转竟然发现,量子理论与中华传统哲学是如此的相近。这难道这就是“古为今用”或者“洋为中用”吗?不管从那个角度阐发,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知是相通的,这是最值得让人高兴的地方。撰写此文希望能够从中华传统哲学的角度,以科普的形式对“量子”做一些解读。由于刚刚接触量子理论,其中的一些认识,难免会存在很多的疏漏和谬误,还望明者不吝斧正。
量子(quantum)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物理学家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的。量子是指一个物理量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描写微观世界中量子特性的物理理论就是量子力学。由于目前量子理论还不完整,从它出现开始就伴随着无数争论,最著名的就是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世纪大辩论。正如那句量子学界的名言:“任何说搞明白了量子力学的人,他肯定是还不明白”。量子力学为什么这么难以让人明白,简单点说就是以现有的物理手段和设备,还不能够真正的全面解读量子力学,一些量子的特性是来源于科学实验,还有一些相关理论是来源于理论推导,这就是量子理论在科学界争论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到底量子是什么?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电效应的光量子解释,人们开始意识到光波同时具有波和粒子的双重性质。到了1924年,德布罗意提出“物质波”假说,认为和光一样,一切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他曾说:“很简单,波即粒子,粒子即波”。有了这些理论认知以后,量子力学就不再只是属于微观世界,德布罗意把对量子的认识,一下子就上升到了宏观世界里了。就此又出现了另一种争议,那就是:微观和宏观世界的界限究竟在哪里?这两个世界会有界限吗?能有界限吗?这真是个越来越有趣的话题。
如果能够接受任何物质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一假说,那就很容易理解什么是量子了,宏观的对物质进行观察,它会显现出粒子的特性;微观的对物质进行观察,它就显现出了波量子的特性。所谓的波态、粒子态结构,不过是观察的方法不同而已,虽然异曲确是同工。
在量子世界里有三个非常诡异的现象,这种所谓的诡异,就是用现有的物理理论和方法,无法做出科学解释。但是,我们如果从中华传统哲学中,阴阳物质理论的角度,则能寻求到另一种领悟。
第一个诡异之处就是“态叠加与坍缩”,简单点说就是:一个自由电子你不观察它,它就处于叠加态,既在A点又不在A点。你一观察,它这种叠加状态就崩溃了,它就真的只在A点或者真的只在B点了。为什么观察会影响电子出现的位置呢?观察的过程中,人的意识一定是参与进来了,你观察那个区域,意识就会注意那个位置,这种注意就会形成所谓的“意到气到”现象,在观察的过程中,一股带有你的意识气场形成的能量流,与电子的波量子相互碰撞,在共振的作用下,电子就可以出现在,你正在观察或者你想让它出现的位置上,这样来理解还有什么可诡异的呢?不过就是人的意识能量在“意到气到”的作用下,影响了波量子的运行轨迹而已。既然意识能够对量子的运行产生影响,那么意识会不会影响量子通讯呢?这是个问题。
第二个诡异之处就是“单体的态叠加”,为了证明这一诡异现象,还由此诞生了科学界两大神兽之一的“薛定谔的猫”。这种现象是说:一个微观粒子,可能因为“叠加态”同时存在于几个位置。一个微观的粒子,为什么会同时存在于几个位置呢?如能够从宇宙全息理论的角度也不难解释,宇宙间的任何物质能量都具有全息性,这种能量呈弥散的信息元的形式,散布于宇宙空间的每一个角落,只要你的意识能够与相应的信息元产生共振,就能够在任何位置,显现出这个物质的特性。佛家的“亿万法身”之说,以及一些宗教法会上的显灵现象,就是这一理论的映现。
第三个诡异之处是“多体的态叠加”,这就是著名的“量子纠缠”。这个现象是说: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同或相近粒子,进行不同位置的观察,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这就是物质的量子纠缠现象。这个现象曾被爱因斯坦称为“鬼魅似的远距作用”(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
这不就是中华传统哲学中,描述的“阴阳互根”“同频共振”“同气相求”的物质特性吗?如果能够绕开微观、宏观的说法,这类现象就会非常多的浮现出来,例如:双胞胎的心灵感应,直系亲人间的生死感应,恋人间的心心相印,还有一些较大的天灾人祸发生前的预兆,等等这些不都是量子纠缠的作用吗?物质的场频越接近,它们之间就越容易发生感应,发生所谓的量子纠缠现象。
东汉的王充在《论衡·感虚》中记载:传说曾参,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留客人稍等,就用右手掐自己的左臂,曾参立时左臂也出现了疼痛,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见你不在要走,我掐手臂盼你回来。”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母子同心共振,同气相求,就出现了这种联结感应,这个记载,可能就是最早的量子通讯的应用实例了。量子纠缠这个理论,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潜力,世间一切事物的因果发生,命运的作用,一些超能力的应用等等,广义的来看这些现象都是量子纠缠产生的效应。
目前中国在应用量子理论进行通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2017年6月15日公布,中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迎来了第一项重大成果,率先成功实现“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打破了此前国际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级”纪录。时隔不久的7月9日,央视新闻又报道:中国首个量子通信专网已经测试获得成功。
但是现阶段,科学界对于量子纠缠理论还有很多疑点,例如:量子通讯的传输是超光速吗?如果证明了超光速的存在,那么相对论就会受到质疑,也会对经典力学造成一些影响。其实,所谓的“超光速”在中华传统哲学中早已得到了论证,或许现代科学的发展,正将成为对于中华传统哲学中,一些论点的佐证。通过这种古今东西的文化碰撞,必将会使中华传统哲学渐渐脱去神秘色彩,成为一种公众的科学认知。
通俗点说:量子就是一种对物质最小的基本粒子单位的描述,这个单位小到再也无法分割,它存在于一种震动的、肉眼不可见的波的状态,量子的组合状态就是粒子,粒子的组合状态就是可见物质。
在量子理论已经形成大众共识的今天,我们可以预见,量子理论的再进一步发展,就会发现量子之间会有质的不同,而且还能把品质不同的量子,归类为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的量子,还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到那时,就是现代科学对五行学说的破译,她的脚步声已经声声震耳,这一天的到来已经不会太远了。
量子理论的提出,是人类从科学的层面,对于物质认识的重大突破,这种突破也为几千年以来的佛学、道学、中医,以及修炼、养生等领域,构筑一个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带来了新的契机。随着量子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它必将会成为推动生命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之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人类对于大自然的认知也是不断进步的,我们希望科学的尽头不是宗教,宗教的尽头也不是科学,而是整个人类对于大自然,对于生命价值认识的提高,我们同生共存的这个自然环境中,只有不分彼此,相互提携,才能同频共振,才能够共同实现生命的进步与升华。
最后用构建量子力学的大师们的名言做以本篇的结束:
○世界是不连续的——马克斯▪普朗克
○很简单,波即是粒子,粒子即波——路易▪德布罗意
○科学领域真有绝对的必然性?——马克思▪玻恩
○活着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埃尔温▪薛定谔
○我长眠于此,但我已在别处——韦纳▪海森堡
○如果谁不曾对量子力学感到震惊,他就根本没有理解它——尼尔斯▪玻尔
○对于浩瀚的真理之海,我们一无所知——艾萨克▪牛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