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历五千年风雨浪淘经久不衰,是什么让她的生命力如此顽强?是谁在不断的给她注入长生的力量?循历史长河追本溯源,不难发现从商代的龟卜甲壳上,在契文的字里行间,无处不充满着中华先祖对天命的求索,以及对于了解天命、把握天命的深深渴望。从伏羲氏创立八卦,到周公演卦注卦辞爻辞,再到孔子“五十而知天命”发奋创作易传“十翼”。至此,八卦辞文与解读合体,形成了完整的解读天地人关系的《周易》经传,她的出现让中华文化有了髓,有了骨骼,也更有了灵性。
《周易》的形成是中华先祖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必然产物,是先秦文明的智慧凝结,是中华先祖哲学思想走向成熟的转折点,也标志着中华文明即将揭开一幅新的历史画卷。《周易》被奉为群经之首,自春秋以来,已然成为儒家必修的重要经典之一。
唐朝宰相虞世南曾言:“不学易,不足以为将相”, 孙思邈也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可见《周易》对于社会领域的影响力是多么强大。美国哲学家卡普拉说:“可以把《易经》看成是中国思想和文化的核心。权威们认为它在中国二千多年来所享有的地位,只有其它文化中的《吠陀》和《圣经》可以相比。它在二千多年中,保持了自己的生命力”。
通过《周易》所揭示的阴阳辩证、五行全维的思想模式,后世先贤从易学思想的实践入手,广泛的把易学思维应用于社会领域,逐渐形成了解读大自然与人相互作用关系的体系派别。从奇门遁甲逐鹿中原,到《葬经》揭示的人文与环境关系的理念,从八卦易象再到李虚中发现人的命运与出生之间的联系等等。天命之学逐渐的体系化理论化了,后经宋人徐子平进一步完善,一脉流传,形成了千年不衰、独具中华文化特色的命理学说。
明代命理学家张楠在《神峰通考》的开篇中,就直接揭示了命运的原理,揭示了人的命运与天道的作用关系。他写到:“天之所赋者命,穷通夭寿系诸气,禀之先。虽圣贤鬼神莫能移,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唯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寥寥数语直击命运的真谛,直言命乃天之所赋。天道规律就是宇宙星际的运动轨迹,对人最有影响的就是以地球为中心,环周的质量较大星体的运动场态。禀赋的这种宇宙能量场态,对于地球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特定的,都是唯一的。所以,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是不可复制的。这种能量场禀赋到人体以后,就会对人产生穷通夭寿的不同影响,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都是由于先禀赋了“诸气”的作用,也就是星体场能的作用,这就是天命一旦造就,“虽圣贤鬼神莫能移”的原因,这种认知就是易学思想的不易之道。
在《礼记·中庸》中:“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天道就是自然之道,怨与不怨也改变不了天道的运行规律;下不尤人,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好与坏都是自身的感召,都与别人无关。所以,那些明白道理的人,就会顺应周易所揭示出的天道规律,乐天知命,顺乎自然,安然度世。那些没有修养的人才会心存侥幸的做事,膨胀自己的欲望,妄求非份的利益。
这就是中华文化思想的核心内容——天命观。
知天命非宿命论,宿命是消极的等待,知命则是合理的取舍。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指出:“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就是知命带来的利益,求而不苛求,得而不妄得,在遵循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才能构建一个有序、和谐、发展的人生状态。
宇宙星系的运动模式不是封闭的归圆运动,由其产生的场能作用和影响,也不会是一种恒定的状态。在《尚书•多士》中对天命观提出了变易思维即:“天命靡常,唯德是辅”,这就是说天道赋予你的使命和能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想实现自己的使命和人生价值,还需要德行的辅助,也就是所做的事业必须是合乎自然规律的,是利他利己的,总之,这个事业必须是有益于社会发展的。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个种还需要有德行的辅助,没有德行的辅助,就像种子失去了土壤,最终又有何用?袁了凡曾经沉迷于宿命,后来却觉悟于知命,用德行弥补了天命的不足,最终实现了人生最大的价值。
乐天,明宇宙大道起伏,不怨天,适时合道,顺天应命,知足而长乐;知命,知命局构成吉凶,不尤人,取长补短,圆满人生,明理而觉悟。
《周易•系辞》:一阴一阳之谓道,乐天知命故不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