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见素抱朴
绝圣弃知,民利百倍。
断绝对圣人的崇拜,放弃谋略机巧,对于民众有百倍的利益。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断绝仁爱,放弃资助,民众就会恢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不用技巧,放弃谋利,盗贼不会再有。
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这三句话,写成文字也无法表达完整,所以,为了使这件事能够有所启发,就需要这样去做:见到不华丽的,就表现出质朴;少去思考个人的得失,减少过多的欲望;不学习无益的知识,就没有忧患。
第二十章 人之所畏
唯与诃,其相去几何?美与恶,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
赞许与怒斥,两者相比较有多大的不同?美好与丑恶,两者比较有什么不一样?人们可以有所畏惧,也不可以不有所畏惧。
恍呵,其未央哉。
忽然想到,这件事还没有讲清楚。
众人熙熙,若享于太牢而春登台。
例如:人们都兴高采烈,好像享用在春天举行祭祀时的大餐一般。
我泊焉未佻,若婴儿之未孩。
我的心情却很淡泊,没有不庄重,就像婴儿还没有长成孩童一样。
累呵似无所归,众人皆有余,我独遗,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
累的人们好像找不到回家的归路,众人游玩了很多地方,我却都没有去过,我愚弄了人们了,真是太蠢了。
俗人昭昭,我独昏呵,俗人察察,我独闵闵呵,惚呵其若海,恍呵其若无所止。
众人心底光明,我独自昏暗,众人精明,我独自忧虑重重,思想象大海一样深邃,念头也像是没有停止的地方。
众人皆有以,我独顽以鄙。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众人都有一定的本领,我却只有执着和浅陋。我想有别于他人,能够尊贵起来,也可以吃到肥腻的美味。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
孔德之容,唯道是从。
圆明中看到的景象,都遵循了道的规律。
道之物,唯恍唯惚,惚呵恍呵,中有象呵,望呵惚呵,中有物呵,幽呵冥呵,中有精呵,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这种物质,只在恍惚之间,好像走了又回来,中间会出现图像,想看清它又不见了,中间好像有物质,很深邃很深奥,中间有精华,这些精华很真实,它能够发动万物而变化。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顺众父。吾何以知众父之然?以此。
自古到今,它的存在没有改变,用以顺应造就万物的法则。我为什么知道造就万物的法则是什么?就是凭借了这个方法。
第二十二章 炊者不立
炊者不立,自视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只关注吃喝的人,不能够自我独立;过于自爱的人,不会做出业绩;自以为是的人,思想必定愚昧;自我夸赞的人,没有功劳;自我怜惜的人,难以进步。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欲者弗居。
这就是万物在道的表现,例如:存储过多的食物和走多余的弯路,这些事或许是不好的,所以,有这些问题的人,还需要走出去进行人生的历练。
第二十三章 诚全归之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能够弯曲才能保全,没有弯曲就不会有直立。低洼之地才能被水充满,东西旧了就得换新。少了可以增添,东西太多了就变得难以选择。
是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不自视故彰,不自见故明,不自伐故有功,弗矜故能长,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
所以,圣人会坚守道的法则,作为治理天下的模式,不会只关心自己,所以受到赞扬;不自以为是,所以开明豁达;不自我表彰,所以有功绩;不过于自尊,所以能够成长;他没有任何名利之争,所以,没有人能够与他进行争斗。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几虚语哉,诚全归之。
古代所说的能够以曲求全的人,有几个是不真实的?他们的确是以曲求全获得了人生的圆满。
第二十四章 同于德者
希言自然,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孰为此?
少讲话符合自然之道,大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有哪个不是这样呢?
天地而弗能久,而况于人乎?
天和地的事都不能长久,况且对于人呢?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所以,推行大道的人要融入道中,修行的人要让自己的行为合乎自然规律,不合道的人就失去道的滋养。
同于德者,道亦德之。同于失者,道亦失之。
行为合乎自然规律的人,大道就在他的身上体现出来。不合道的人,大道也会丢弃他。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渊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
有一种物质是浑然天成的,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了,像是很深的水潭又很空寂,独自存在而恒古不变,可以作为生成天地的根本。
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这种物质的名称,起个字叫做道,勉强的给它起个名叫做大。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大叫做过去,过去又通向未来,未来又会联系现在。
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国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
道无边无际,天无边无际,地无边无际,君王也这个样子。一个国家中有四大,君王只是其中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效法了地理,地理效法了天规,天规效法了大道,大道效法了自然规律。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其辎重。
重是轻的根本,静心是烦躁的主宰,所以,君子外出时,都会有携带物资的车辆随行。
虽有阛馆,燕处则昭若。
虽然有安定的居所,却能像燕子一样,所到之处都会觉得很光明、很美好。
若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为什么拥有众多车马的人,能够单身行走于天下?因为轻身才能放下重负,烦躁不安就会心神不宁。
第二十七章 圣人恒善
善行者无辙迹,善言者无瑕谪,善数者不以筹策。
长于外出的人,不会留下车轮的痕迹;擅于讲话的人,不会留下被人指责的话柄;懂得数术的人,不会用于谋划和策略。
善闭者无关楗而不可启也,善结者无绳约而不可解也。
关闭严密的大门,不解除木闩就不能够开启;结的很牢的绳扣,找不到约束的绳索就无法解开。
是以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物无弃财,是谓袭明。
因此,圣人总是帮助人而不放弃人,能够放弃自己的物质和财富,这就是承载了大道的光明。
故:善人,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也。
所以:善人,对于向善的人来说可以向他学习;不善的人,对于向善的人可以引以为戒。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知乎,大迷也,是谓眇要。
不尊重善人为师,不喜欢他的能力,好像很聪明,却是大糊涂啊,这就是眼睛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评论